我要咨询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微笑咨询 > 我要咨询

请规范对同性倾向的咨询  提问:学业   2012-04-27
     S 提问: 性心理 2007-09-02 老师,您好!请问同性恋如何矫正?我想矫正过来,过正常的生活,做一个孝子,不想伤害家人。 心怡 解答: S你好!感谢你对我们的信任。所谓同性恋,就是指以同性为满足性欲的对象。一般认为,同性恋的形成机制与生理体质因素、人格发展因素和童年经验有关。某些人在青年时期,有时只是对同性的欣赏或和异性接触不多的原因或是对自己性取向怀疑的深化,不是真同性恋,所以你首先可能要弄清楚自己的定性是否准确。对同性恋是否属于病态,是否应矫正,目前各国学者的看法并不一致,只能依据各自所处社会文化环境的标准去评价这种现象。如果你通过专业人士或机构定性之后,认为你无法接受自己的状态,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来调整。你可以考虑到我们中心预约一次面谈咨询,和心理老师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再作以后打算。祝好!预约电话:3606003 中心地址:东区教二楼西侧一层 --------------- 这种回复太不负责任了吧? 首先第一句话就是错的。“所谓同性恋,就是指以同性为满足性欲的对象。” 其次什么“真同性恋”,闻所未闻。 最可气的是,什么叫“对同性恋是否属于病态,是否应矫正,目前各国学者的看法并不一致,只能依据各自所处社会文化环境的标准去评价这种现象。”,我国在2001年同性恋就去病化了,07年居然还不了解吗?还“依据各自所处社会文化环境的标准去评价这种现象”,是不是在伊朗同性恋就活该被绞死? 最后,居然还鼓吹“专业人士或机构的力量来调整”。 整一个恐同言论,还披着心理咨询的外皮! 另外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对每个同性倾向的问题都要求约见面谈?难道网上完全无法普及相应的常识吗?还是怕更多的恐同言论被大家看到?? 我是科大校友,我希望你们能以必要的职业修养,认真学习和跟进国际以及国内对同性倾向的研究进展。这种错误百出且无职业素养的回答出现在中科大名下的网站上,真是丢人。 最后希望你们公开回复我的问题。如果一个月内(2012年6月1日)未见回复,我会考虑向相关同志团体发出必要的警示,让更多的人注意到你们在咨询中对同性倾向者可能造成的侵害。

解答:
     你好!首先,很感谢你关注我们的网上咨询,并且认真地查询相关资料指出我们的不足。 其次,请提供你现在使用的邮箱(你提问时侯备注的邮箱是否可以),我们希望能够就此问题和你做学术方面的探讨。 再者,我们中心老师无论是在网上还是现实中都不曾表达过恐同或者歧视同性恋群体的态度,所以请稍安勿躁,看一下我们的反馈。 之前回复中的定义援引自“中华网”一篇显示来源是“21世纪人才报-大学周刊专栏”的文章,想来确实不如《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第三版》更为确凿。因此,我们已经根据《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第三版》修改了当年的回复,还请你看一下是否有需要改进之处。你质疑的“真同性恋”的说法的确是回复者在某些书籍中看到过,主要是因为有些人经过咨询辅导之后可能发现自己并非同性恋,因此被描述为假性同性恋,所以才对应有了真同性恋的提法,可能不是很精确,我们以后会注意。你提到中国在2001年将同性恋去病化,可是的确不同社会文化环境的标准是不同的,这也并不说明什么“伊朗同性恋就活该被绞死”,这句话突然冒出来,很让我们摸不着头脑。若依据《中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第三版》定义,通过专业机构的专业人士来进行诊断并协助矫正可能更为妥当。由于我们中心目前接待咨询和辅导的心理老师均没有精神科专业学习背景,故而很多诊断和治疗都没有能力开展,因此我们会邀约怀疑自己是同性恋或者询问同性恋矫正事宜的同学前来交流,这是为了谨慎起见,而不是动辄就推荐同学去专科医院。我想所有来过中心咨询过同性恋相关内容的同学都可以为我们证明,中心老师从不曾对这个群体表示过任何恐惧与歧视。 如此详细的回复,是希望和你达成一个共识,我们都希望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能够拥有幸福和美好,所以提出建议是有意义的,但是夹杂一些毫无理由的批评与并不确凿的推断,并不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交流,如此激烈的情绪和对心理中心老师错误的判断还会引起某些同学对我们不必要的怀疑,这并不利于大家更好的生活。我们会吸纳你的建议,认真学习和跟进国际以及国内对同性倾向的研究进展,也欢迎你在这一方面提供给我们更多的知识材料,以便今后更好的服务同学们。 祝好!再次感谢你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