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迹分析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微笑测评 > 笔迹分析
浅论笔迹心理学中笔迹线条主动触觉在笔迹鉴定中的 发布时间:2016-04-25发布来源:笔迹读心网
我国文件检验事业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笔迹鉴定技术已经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文检工作者在笔迹检验鉴定工作中,不断累积经验、积极探索,发现了笔迹中的心理特征。笔者通过对笔迹心理学的学习,了解到了笔迹心理分析中的笔迹线条主动触觉分析法,并对该方法运用于笔迹鉴定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尝试,希望能对笔迹鉴定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文检工作者认识到笔迹中的心理特征
         笔迹检验这门学科发展到现在,已经明确了笔迹检验特有的对象是笔迹。笔迹是个人书写活动的轨迹,是个人的书写技术和书写运动习惯的反映。高级神经活动学说阐述了笔迹的生理机制,又以书写习惯的稳定性和特征性说明了笔迹检验原理。经过文检工作者的深入研究发现,单凭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不能完全解释书写活动机制,还必须借助心理学(此前,心理学被定性为唯心主义伪科学)。(贾玉文,陆卫东. 文检一甲子——中国文件检验事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第六届全国文检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
        在笔迹鉴定中对笔迹特征的分析,实质是对书写习惯的分析,不同人的笔迹特征既有符合又有差异,是因为书写习惯的本质属性各不相同。书写习惯是笔迹整体性的表征,用系统分析方法认识一个人的笔迹,必须把笔迹特征置于更广泛的联系中,包括书写者智力、情感、道德、社会能力等心理特征。(张宁,王筠,杨安等. 笔迹鉴定新说. 第六届全国文检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
        资深文检专家在文检技术深入发展的建议中,提出对检验对象及其特征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其中就有对“文件上的笔迹和言语,是否仅仅是书写习惯或语言习惯的反映,技能技巧和意识、心理在其中起什么作用”进行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贾玉文,陆卫东. 文检一甲子——中国文件检验事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第六届全国文检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笔者对心理特征在笔迹中的反映也有所观察,并十分好奇和感兴趣。笔迹鉴定与笔迹心理学虽然研究的方向不一样,但研究的客体都是人所书写的字迹。笔迹心理学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是否对笔迹鉴定有借鉴作用?笔者怀着这样的想法,对笔迹心理学进行了学习。
        2. 笔迹心理学中的笔迹线条主动触觉理论
        笔迹学(笔迹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非常的多,现在使用较多和有代表性的方法有特征法(通过实验统计,将笔迹的外形特征对应心理特征)、测量法、形与态结合法、直觉感知法以及笔迹主动触觉法。其中笔迹线条的主动触觉法是近来笔迹学界被广泛推崇的一种方法。笔者通过学习,了解到此方法的理论,并进行了实践操作,认为笔迹线条的主动触觉法对笔迹鉴定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所启发,现将所学笔迹学中对字迹线条主动触觉的研究部分内容简述如下:
        字迹是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律,由人手的书写动作形成,用于表达一定意义的文字线条,人的这种书写动作除了视觉的参与,还有手部触觉的参与。有一个实验,让人闭上眼睛默写一些字,结果发现字迹的结构、字与字的间距、全篇字迹的布局与睁开眼睛书写差异很大,而线条的运笔、力度、速度不论睁眼还是闭眼所写均相同。就此可见,字迹本质性特征——笔迹线条中的力度和速度对视觉的参与和控制依赖程度很小,主要是凭书写人的手感——手的主动触觉来把握。
        在字迹线条书写过程中参与的主动触觉,是动觉和肤觉的复合感觉。书写时,手指握笔产生手指肤觉,书写运动又产生手的动觉。主动触觉为人手所独有,在书写时人手的皮肤感觉和运动感觉相结合而形成主动触觉。笔迹线条书写这种人类独有的主动触觉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行为,它是由人的肌体、神经、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组合形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组合[1]。
        笔迹线条被笔迹心理学家关注与研究,他们发现每个人的笔迹线条均稳固统一于每个人的个性心理,就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每个人的笔迹线条也均不相同。笔迹这种特殊的人类书写形成的线条,提供了一种稳定的可重复的主动触觉记录,并在其中充分展示了个性化的信息。由此可见,字迹线条中蕴含的主动触觉,及速度和压力的组合特征,是笔迹特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文检工作者去关注与研究。
        3. 笔迹鉴定临摹中可加入对字迹线条主动触觉的关注
        通过多年文检工作实践的累积,和对技术创新的不断追求,文检专家提出要对文检技术进行深入开发,其中包括对笔迹的动态特征提取。他们提出“我们看到的笔迹是二维图像,但它本质是书写运动的轨迹”,“如何从写在纸张上的签名获取它的书写压力和书写速度、加速度等特征,目前还是个难题。如果通过对笔迹信息的深入发掘,在运用静态特征的同时充分运用其动态特征,无疑可以显著提高签名鉴定的水平。”(贾玉文,陆卫东. 文检一甲子——中国文件检验事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第六届全国文检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但是目前计算机数字化及图像技术还未能解决此问题,笔者认为笔迹鉴定在传统的临摹字迹形态的过程中,加入对字迹线条主动触觉的关注,是获取字迹动态特征的一种可操作的方法。
        传统的笔迹鉴定手工制作笔迹特征比对表时,普遍采用手工仿形描绘,即将检材与样本字迹摹仿描记在比对表上用于比对,老一辈的文件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中练就了高超的临摹字迹的能力,可以把字迹临摹的非常相像。对字迹临摹的主要关注的是字迹形态,虽然对字迹笔画的速度和压力特征也有分析,但都是单一的,如:关注字迹的书写速度,或某个笔画的停顿或加速;关注字迹的整体压力,或某个笔画的压力加重。
        笔迹主动触觉是将笔迹的压力与速度贯穿于字迹的书写始终,是一种动态的、采用触觉感受的字迹线条特征,与传统一贯被关注的静态的、视觉发现的字迹特征不相同。主动触觉理论将笔迹检验分析,从对字迹形态二维平面字迹特征视觉观察分析,发展为将书写时笔向下的力度,和沿笔画书写的速度,结合字迹形态的四维特征的视觉观察与触觉体验。
        现在扫描复印技术将文检工作者从手工仿形描绘字迹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赋予临摹法新的关注方向,不是临摹字迹的形态,更重要的是临摹字迹线条的速度与压力,体验字迹线条的主动触觉。字迹临摹的是否相像已经不再重要,这个过程可以用随意的方式来临摹字迹,有意识的尝试体验字迹线条的压力和速度的主动触觉,并试图找到字迹书写时握笔的松紧、角度、运笔方向等。虽然叫临摹,但临摹的不是字迹的形态,临摹出的线条甚至可以看不出是字,这里只关注字迹线条的变化,不关注字的结构和形态。
        经过笔者的实践发现,临摹法感受字迹主动触觉在检验中的顺序与步骤,可以不完全遵照传统的字迹检验步骤。传统的字迹检验步骤是先观察检材字迹特征,再观察样本字迹特征,最后分析两者的符合特征与差异特征的数量与质量,进而得出结论。经过实践中发现,临摹法体验字迹主动触觉,可以先对样本字迹进行多次临摹,掌握被检验人样本字迹的压力与速度变化,感受样本字迹稳定的主动触觉,再对检材字迹进行临摹,体会临摹检材字迹线条压力与速度时的感觉与临摹样本时是否一致。在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检验时,需要保持清醒的意识,因为在临摹了一会别人字迹线条的压力和速度后,如果控制力减弱,就会逐渐回到自己习惯的压力和速度。所以要将临摹法体验字迹主动触觉运用在字迹检验鉴定中,还需要一些训练找到一些感觉。
       4. 将笔迹线条主动触觉体验方法运用于笔迹鉴定中的一个实例
        在了解了笔迹线条主动触觉法,并通过训练,逐步掌握此方法后,笔者在从事的文检工作中积极将此方法用于实践,发现对于模仿字迹,检材样本字迹形态非常接近的鉴定,笔迹线条主动触觉法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以下是一个法院委托的签名笔迹鉴定,在该案的鉴定过程中我们将临摹法体会字迹线条主动触觉运用于其中。
        鉴定申请人为原告,其声称被告当庭拿出的收条上的签名字迹不是其本人所写,并称自己与被告长期有生意往来,被告手上有自己的签名字迹。
        检材字迹:样本字迹:
        这是一个常规的签名字迹鉴定案件,主要分析判断检材字迹是否为摹仿形成,但是此案鉴定有一些难度。从字迹的形态上看,检材字迹和样本字迹非常接近,原告的书写水平低,签名字迹非常容易摹仿,对检材字迹检验没有发现形快实慢、抖动和重描的摹仿字迹痕迹,并且检材字迹只有签名没有日期,收条主文字迹均为原告所写,故没有其他字迹可供作系统综合分析。在鉴定遇到瓶颈时,临摹笔迹线条主动触觉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对样本字迹进行了多次临摹,临摹时只关注字迹线条的速度与压力变化,感受到样本字迹统一的触觉和动觉系统(起笔速度慢压力重,运笔中间压力逐渐变轻、速度加快,收笔时速度极快压力极轻)。之后,对检材字迹进行多次描摹,也是只关注字迹线条的速度与压力的变化,发现和样本字迹的主动触觉感受与样本字迹明显不同,比如:收笔时虽然检材字迹也是速度变快压力减轻,但程度上与样本不一致;运笔时速度压力渐变的特征,在临摹中也能感觉到检材与样本的不同。此案我们的结论为检材签名字迹与样本字迹不是同一人所写,该鉴定结论在法庭上得到了证实。

        在文件检验中,笔迹检验属于最古老的技术。在办公自动化和印刷技术越来越普及的今天,部分手写字迹会有所替代,但方便可行的手写方式依然不会被抛弃,尤其在协商内容的认可、公文的批示、责任的确定中,签名字迹有不可替代的存在意义。因此,笔迹检验技术值得我们文检工作者对其不断研究,并应适应变化进行技术创新,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促进其不断发展。希望笔者研究的笔迹线条主动触觉分析法运用于笔迹鉴定,能得到广大文检同仁的关注,并可以共同对其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