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因
学习与生活压力大 多数大学生都曾感到过学习压力,如果学不会释放压力,精神就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甚至出现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目前,全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调查表明,相当多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困扰,而且不懂得如何去化解。
情感困惑和危机 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量个案表明,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的人因此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
独生子女教育不当 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主体,对他们教育不当而造成的后遗症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又一诱因。
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 该情况频频出现在大一新生中间,这种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
与人交际困难 现代大学生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技巧与原则。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即一些大学生热衷于将网络当成排遣对象。但这种虚拟的宣泄方式同时也带来了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种种副作用,医学诊断称之为“网络性心理障碍”。
家庭及环境的影响 比如不当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
严峻的就业压力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市场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随之产生。
对策
营造温馨氛围 创造一种和谐学习生活环境,师生之间团结友爱,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同学的良师益友,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彼此敞开心扉,倾吐心声。大学生入学后,可以通过报告、座谈等活动,告知可能遇到的困难、出现问题,让学生有个思想准备。多组织有益、健康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加了解、增进友谊。同时,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确立可行的目标 心理障碍往往源于挫折,而一个人心理上能否体验到挫折感,与他的抱负水平密切相关。如果自我抱负水平过高,失败的机会就愈多,则更容易体验到挫折感。如:一门功课两人都考了80分,如果一个人原定目标为90分,他便有可能产生挫折感,而另一个人原定目标为70分,他便没有挫折感。因此,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制定计划时考虑到它的可实现性,多订一些近期目标,少定长远目标。
开展心理咨询 学生入学后,学校应该找学生谈话,做心理档案,进行跟踪了解,开办心理选修课、举办心理讲座等。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要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活动、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方式结合进行,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方便、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对已发现有心理危机或有家庭病史的同学,要注意跟踪了解、交谈,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特点是要与家庭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
正确处理现实与虚拟的关系 掌握合适的上网时间及频率,端正上网的目的和心态,正确处理现实与虚拟的关系,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患上网络性心理障碍,一些压力和不良情绪甚至还能因此得到释放,使人获得心理平衡与心理健康。
做做“心灵按摩”
情感调节 大学生精力旺盛,情感丰富,情绪波动大,有时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如果不良情绪所产生的能量难以释放出,就会影响个体身心健康。因此,要学会情感调节,将不良情绪带来的能量引向比较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向,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积极行动。如把充沛的精力与丰富的情感引导上升为自我教育的动力,多组织大型集体活动,以此调节大学生的情感。
理智调节 大学生往往好强气盛,在日常生活中易出现过于强烈的情绪反应,每当此时,思维变得狭隘、情绪难以自控而失去理智。因此,要学会理智调节,无论遇到什么事件,产生什么情绪,都要唤回理智,用理智的头脑分析并进行推理,找出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从而保持心理平衡。
注意力转移调节 转移注意力在心理保健中是必不可少的,当你心绪不佳,有烦恼时,可以外出参加一些娱乐活动,换换环境,换个想法,忘却不良的情绪。如果你能有意识地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对于调节情绪有特殊的意义。
合理宣泄调节 情绪有的可以升华,有的也不一定有必要升华,在适当的场合下,合理地宣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同样可以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要注意情感宣泄的对象、地点、场合、方式等,切不可任意宣泄,以免无端迁怒于他人或他物,造成不良后果。
交往心理调节 当你心情不愉快时,不妨向同学和朋友交谈倾诉一番,特别是向异性朋友倾诉,会产生良好的心理调节作用。美国心理学家调查研究表明,所有的人都可以在台盟异性倾诉中获得比同性倾诉中更高的解决抑郁的功效。
链接
2004年教育部下达通知:大学新生入学时,教育部将在直属高校试点测试新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并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教育部正在研制适合中国大学生状况的心理健康量表,并要求没有心理咨询机构的高校尽快建立相应机制,已有心理咨询机构的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