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主任杨维中23日在此间指出,非典型肺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但“非典”病毒在潜伏期的传染性远远小于其症状期的传染性,且传播渠道有限,因此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恐慌。
杨维中在此间召开的“海峡两岸预防控制非典型肺炎学术研讨会”上发言时说,通过调查和分析,他认为“非典”病毒在其潜伏期的传染性比较小,远远低于其出现症状后的传染性。而且,普通人一般只是在密闭、不透风的场合或与“非典”患者近距离接触时,才比较容易受到感染。
因此,只要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老百姓没必要对“非典”过于恐慌,更没有必要对一些日常的公共场合“感到恐怖”。“否则,我们今天的这个会议恐怕就没法开了。”杨维中笑着说,“而且,我从今年初就一直和‘非典’打交道,到现在不也好好的?”
杨维中以广东的情况为例说,广东一些学校在发现了“非典”病例之后,及时采取了隔离和“晨检(量体温)”等措施,结果这些学校都未出现大范围感染情况,平均每个学校的“非典”病例还不到2例,“而且这些学校都没有停课。”
但他同时也指出,鉴于“非典”病毒在传染性方面的特点,老百姓在出现发热等症状后必须马上就医,做到早诊断、早隔离,“这样不仅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对其他人和整个社会都有好处。否则,就好象一座大楼里的一间房子发生火灾,如果不及时扑灭就会危及整座大楼乃至街区和城镇。”
在谈到中国内地的“非典”防治情况时,杨维中说,发现疫情比较早的地区如广东省,现在应该加紧总结经验教训,巩固成果,防止反复;近期刚发现疫情的地区,应该加强监测,做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同时注意保护医护人员,提高疗效;还未发现疫情的地区,则应保持高度警惕,制定预案,落实医疗储备,同时加强对疫情的监测工作。(张勇 廖雷)
新华网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