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要注重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发布时间:2009-05-20发布来源: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心理问题已被提到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然而,学生每天在学校与教师的有效接触时间长达六、七个小时。在学校中教师是当然的主导者、支配者,教师的一个皱眉,一个微笑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长久的。特别是中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很容易把教师的一切视为自己效仿的榜样。从人格到意志、情趣、态度、兴趣、行为习惯,从有意识到无意识,教师对教育环境的调控对学生来说可能是“决定意义的”。有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水平高的班主任,他们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高,反之亦然。因此,要让学生心理健康,得先使教师心理健康。学校领导必须注重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经公布了一项调查报告: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从分布态势上看,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为突出,其次是初中、高中。城市教师心理障碍率高于乡村,小学女教师心理障碍率高于男教师。而我国正常人群的心理障碍比例是20%。即使在心理问题暴露得比较突出的美国,教师的心理障碍率也只有1/3。由此可见,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二、教师常见的不良心理问题 教师是知识分子,其心理活动相对比较复杂与隐秘。经过长期观察,本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自卑、失落心态严重。教师的工作千头万绪,教学环境时常变化,许多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最长的达15小时。班级学生偏多,一般在50——60人之间,有的教师要教两个班,学生达百人以上。而教师所获的报酬相对其劳动强度则偏低,导致教师心理失衡,产生失落情绪。很多教师跟自己的同学、朋友相比,觉得自己社会地位低,收入少,物质待遇不尽如人意,从而感到自卑。 2、精神过分压抑、紧张。教师的劳动带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要以自己的德、学、才、识示范于学生,这种示范就是教育。加里宁曾比喻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十双精细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窥视的眼睛,在不断盯着他。如此,在人们的眼里,教师被模式化了,不可逾越规范。他们必须以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刻苦耐劳、兢兢业业、诚实俭朴等形象展示于人,时刻检点自己。这种角色期望使教师心理长期受到压抑,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处事拘谨,甚至强制自己控制正常的需要和行为。 3、心理压力过大。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教育超前适应,素质教育的深化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教师,独生子女的特殊性更使教师肩负着几代人的希望,目前的“减负增效”正是这种需要的强烈反映。随着小学入学高峰的下降,许多学校面临合并,城市教师超编现象严重。教师目前的学识能力难以满足新世纪教育之需,必须不断地进修充实,培训提高,否则将有淘汰出局的危险。竞争上岗、轮岗、转岗、下岗势在必行,教师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4、产生挫折感,嫉妒情绪突出。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优是一种必要的管理手段。由于教师工作无法完全量化,指标具有不定性,各人评价的角度与看法不尽相同,而考核、评优、晋升又都有指标限制,所以,稍有不当,有的教师就会觉得不公正,主观挫折感油然而生。各级各部门的检查、评估、验收名目繁多,教师们整天忙于应付。在各项评比中,有的教师相互猜忌、攀比、嫉妒情绪突出。 5、性格忧郁孤僻、人际交往发生障碍。教师工作繁重,每天除了上课,还得备课、批改作业、指导课外活动,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等。其中的大量工作是教师在业余时间完成的。许多教师每天接触的人只有同事、学生、家人,很少有机会与社会进行广泛接触,由此造成部分教师性格比较孤僻,产生忧郁情绪,人际交往发生障碍。据调查发现,教师在校内除工作关系以外,经常与他人交往的只有16.99%,在校外和他人经常交往的只有11.49%。 6、焦虑水平偏高。一般来说,教师的自尊心都比较强,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时常威胁教师的自尊心。来自内部的因素往往反映在教师对自身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评估上。《学记》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感到“不足”、“困”的同时也伴随着担忧。来自外部的因素主要反映在对教师工作成果的评价。教师面临着学生对自己是否认同以及职称评定、评优、晋级等问题,这些经常会使教师感到有危及自尊心的危险,从而产生焦虑。此外,有的教师由于长期超负荷的脑力劳动,身体状况偏差,稍有年纪,各种职业病、慢性病便悄然上身。有些教师个人生活不如意,影响着正常工作。于是,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焦虑感便常常侵袭着心灵。 三、解决教师不良心理问题的对策 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是一种对心力与体力的挑战。教师是塑造人的职业,教师的心理健康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学校领导应当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充分认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全面关心教师,让教师拥有健康的身心,投身于繁重的教育工作,去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 1、学校领导要重视心理管理,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校园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关心教师,帮助教师改善工作环境,让教师心情舒畅地工作。 2、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鼓励支持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帮助教师提高适应形势的能力。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成功机会,建立自信心与自豪感。 3、学校要充分利用召开教代会的时机,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评优评先中学校要尽可能做到公正、公开、公平。在处理教师的有关问题时,既按“章”办事,又以“情”动人。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增加情感投入,激励广大教师同心同德地为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地工作而毫无怨言。 4、让每位教师学会微笑,努力改善师生关系,克服无视学生权力的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让教师从学生的成长中体验工作的成就感。 5、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节假日经常组织丰富多彩、健康文明,教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教师的课余文化生活,让教师的情感交流、宣泄的渠道畅通,在活动中得到心理补偿。 6、培养教师各方面的生活情趣,积极参加各类社交活动,如:学习音乐、绘画、舞蹈,练习书法、养花、集邮、下棋、旅游等。鼓励教师不断丰富生活内容,拓展生活空间,提高生活质量。 7、学校应定期邀请有关人士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指导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正确认识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建立温馨的谈心室,开展谈心交流活动。 8、要帮助教师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学会自我心理保健,调节自己的心态。例如:调节情绪状态,悦纳自我,陶冶情操,消除紧张感,从容对待挫折和失败,消除心理不适等,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9、关注教师的人生幸福,提倡教师把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理论、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家庭生活中去,改善自己与配偶、子女的关系,创造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 10、当有的教师出现比较明显的心理疾病时,学校领导应当加倍关心,帮助他们及时与心理医生联系,进行治疗。 总而言之,学校领导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把教师不良心理消除到最低限度,使广大教师以健康积极的身心去面对复杂繁重的教育工作,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