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杨保国)近年来,中国科技大学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助学体系的同时,注重转变观念,把经济资助与人文关怀、心理和精神品格锻造以及全面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实现“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双重价值。
2004年,学校出台了一种被大家称为“隐形资助”的助学方式,深得同学好评。有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由于自尊等原因,不愿张扬自己的家境,不申请助学贷款、助学金等。中国科大通过校园“一卡通”对学生校内就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每月在食堂就餐60次以上、月消费在150元以下的同学(目前已提高到230元),“一卡通”系统会自动生成数据库,经学生处核实后,无须申请,在学生“一卡通”账户中就会存入160元生活补助,逐月动态援助。这样,既从生活上帮助了贫困生,又尊重了他们的内心感受。几年来,累计为7360多人次发放补助110多万元。
今年8月18日,该校为1960多名07级本科新生做了心理健康普查,每位同学都有了自己的心理档案。这种普查是该校“心理状况预警与援助体系”的重要一环,已开展了六年,目的在于及早发现问题,及时给予专业的心理援助。
据该校学工部(处)尹红副处长说,引导受资助的贫困生成立爱心社团,秉承“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宗旨,在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是该校近几年重点探索的助学与育人相结合的新模式。2006年初成立的“精进爱心社”,是由获得“精进助学金”资助的25名同学发起的,现在成员已有50名。社团成立一年多以来,同学们积极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举行社团联谊交流活动,向新生介绍学习经验,“举办感恩与责任”征文活动等,这个学生群体在一系列活动中感动着、成长着。像这样的爱心社团目前在中国科大共有8个,都以设立的助学金名称命名,统一在“自强社”的管理之下。
科技日报 2007-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