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报道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动态 > 微笑报道
“数字科大”显风流——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化 发布时间:2009-05-21发布来源:心理教育中心

中国信息化杂志]

【编者按】     31岁的少年班毕业生张亚勤当选IEEE 100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36岁的胡伟武驱动“龙芯”,34岁的潘建伟以“六个首次”享誉世界物理学界,32岁的“原子的‘上帝’”段路明以“段-郭界限”等一系列创新成就行走于世界量子科学领域最前沿……当年,他们曾以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骄傲,现在,他们的母校正以自己的年轻才俊而倍感荣光!几天前,记者来到了中国科大,专程采访了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杨寿保教授、心理教育中心主任孔燕女士等,得以亲见“数字科大”的容颜!

兵马未动 网络先行

1993年,国家启动了金卡、金桥、金关等重大信息化工程,拉开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序幕。就在同一年,中国科大就开始了校园网络的建设规划。1994年底,一个100M FDDI环网为主干、包括24个10M子网的校园网络初步建成并投入运行,开创了中国科大信息化建设的新纪元。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杨寿保教授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当年,中国科大的校园网络是全国高校中最早建立的少数几个校园网之一,现在也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重要成员。CERNET全国主干网的合肥主节点和安徽省教育科研网的网络中心也都设在了中国科大。”

1997年,中国科大校园网络作为学校的公共基础设施纳入了“211”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1999年,又获得了学校“985”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的支持。校园网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0年初,校园网络主干顺利升级为千兆以太网主干,校内网络连接全面光缆化,实现了“千兆带宽到楼群,百兆带宽到桌面”,在全校形成了一个大型的高速宽带校园网络。

目前,中国科大校园网络总带宽已达到3.5G,结合自主开发的“网络通”系统,全校师生可以随时选择不同的出口组合对外访问,提供完全个性化的高速对外访问通道。同时,校园网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服务,如免费使用的每人多达1G的邮箱和个人空间服务,个人电子校务应用、网络多媒体应用、在线病毒防杀等。

科研创奇迹 “超算”立奇功

随着教学科研工作的深入,全校各学科对大型、密集、高性能计算的需求与日俱增。数理化、空间科学、火灾科学、量子和信息科学等都需要高性能计算。显然,原有的计算资源和分散式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于是,中国科大适时调整思路,提出并实行了“用户参与建设、网络信息中心负责集中管理、资源供全校共享”的全新管理模式。杨寿保教授介绍道:“我们网络信息中心牵头,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引进了四台超级计算机和一套高性能服务器集群,配置了完善的计算软件,建成了超级运算平台。”

该超级计算平台既装备了集群计算机系统,又引进了对称多处理超级计算机,不同的运算课题可以选择适合的系统,最高效地获得运算结果。整个系统由五套高性能计算机组成,CPU总数达到200个,峰值计算能力达到每秒一万余亿次,在全国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跻身国内高性能计算先进行列。自建成以来,已经平稳运行了两年,提供了超过300万CPU小时的计算能力。目前主要应用于化学反应的本质及选控;微尺度物质电子态、自旋态的控制与应用……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单分子自旋态控制”课题,被评为2005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之一和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该项目是由一对科坛“黄金搭档”研制完成的,他们就是中国科大常务副校长侯建国院士和杨金龙教授。其中,侯建国院士负责实验,杨金龙教授负责计算模拟,还有一些青年教授和研究生共同参与。杨金龙教授向记者介绍道:“对于重大科研项目,仅仅依靠传统的方法去做实验,不仅对实验条件要求极为苛刻,而且耗时需要一两年之久。现在,有了超算平台,我们可以高速进行计算模拟,往往一周就能得出结论,验证预想结果。可以说,超算平台为我们科研成果的‘孵出’立下了汗马功劳。”

“微笑在线” 呵护心灵

近年来,接连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怎样有效开展工作,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考卷。中国科大心理教育中心,利用校园网开辟了“微笑在线” 心理教育网站,演绎了借用信息化手段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完美典范。

当记者来到中科大心理教育中心时,孔燕教授刚刚送走了一位前来咨询的学生,又不知疲倦地迎了上来。她回忆道:“当年,我刚到科大时,在少年班当班主任。学生中有几位网络技术高手,正是他们开创性的工作,搭建了我们今天‘微笑在线’网站的基本框架。”孔燕认为,大学生中出现的所谓“心理问题”多半是其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成长中的困惑。只要及时发现,及早沟通,就能防患于未然。学生很快就能回归健康,愉快学习,愉快生活。

“微笑在线”宗旨是:“面向学生,全程守候,随时在线。”通过在线的测试、咨询和现实中的交流、辅导相结合,构建了强有力的网络心理预警系统。如果说过去的学生对心理咨询和辅导还存有疑虑的话,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需求的提高,现在的学生要坦然得多。孔燕介绍道:“想了解自己心理特点的,想解惑减压的,想提升心理素质的,都可以到心理中心预约咨询和辅导,或在‘微笑在线’网站的‘微笑咨询’板块,直接点击咨询,每天都有专业老师负责及时解答。现在,学生如果要到我们中心来咨询,必须提前预约,否则就轮不上。当然,紧急情况,我们会启用绿色通道。”

当记者登录“微笑在线”时,看到了这样一幅帖子:“孔燕老师,您的信箱是什么?我有急事找您!”看来,学生们已经把孔燕老师当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微笑在线”以网络的私秘、互动和自由恰好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在网络上,他可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一旦老师赢得了他的信任,便会从虚拟走向现实,敞开心扉,再次点亮人生的心灯,一路光明向前! 记者 胡雪琴 《中国信息化杂志》2006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