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实习记者 李秀丽
新华网 ( 2005-10-27 15:23:27 )来源: 半月谈2005年第20期
前不久,北京大学心理系一名学生跳楼自杀身亡。这是今年北京高校第15名自杀身亡的学生。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学生自杀原因何在?如何积极加以防范?记者就此采访了两位心理教育专家。 记者:大学生属于知识阶层,风华正茂,青春正好,又考入了高等院校。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走上自杀这条不归路呢? 高洪源(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系主任):现在大学生自杀,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在我做学生工作的7年中,也经历了几起大学生自杀事件。直接原因有失恋,有丧失实现人生理想的信心,也有看到社会黑暗面之后对社会丧失信心,还有学习成绩跟不上去以及感到就业压力等,一念之差,走上了不归路。 社会变革时期出现的一些新的矛盾困惑是其深层原因。这些矛盾与困惑,不要说学生心理不适应,成年人也不适应。大学生现在还处于漂泊不定的时候,没有成家,感情在他们心中很重;工作还不确定,对未来没有安全感;还有些从偏远地区走出来的孩子们,他们希望能够进入高等院校之后改变人生、改变家庭,但是理想与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这使他们产生了焦虑。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就容易出现问题。 当然,这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关系。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是不一样的,心理越健康,问题相对也就越少。有一些学生对矛盾、对压力看得比较轻一些,他们本身抗压的能力比较大一些。而另一些人的性格比较脆弱,随着各种压力的加大,而我们的工作如果做得不到位,这时就容易产生这类不幸事件。 孔燕(中国科技大学心理教育中心主任):从大的方面讲,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因素。 客观上,社会因素有生活压力大、竞争激烈等;个人因素则表现在大学生还没有经历一个很好的社会化过程。这使得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很低,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容易迷茫,从而走上极端。 现在很多家长、老师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往往主动遮挡、规避孩子们应该自己面对的问题。因而学生从小到大很少有自己去应对困境的机会,一旦稍遇挫折,就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久而久之便有可能成为一个死结。他觉得自己的努力和家人、老师、朋友为他付出的一切都毫无意义。这一方面反映出现在的青少年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对生命的淡漠,同时也表明我们关于怎样善待生命的教育的缺失。 记者:大学生自杀的事件令人痛心、惋惜。我们应当怎样避免这类悲剧的发生呢? 高洪源: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是家庭教育。一个人的生活初期,如幼儿时期、中小学时期主要是在家里。在这个阶段一定要让他们经受一些挫折,接受一点批评。要给他们面对和克服困难的教育,不仅要让他们看到困难,而且要让他们看到别人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过艰难困苦的,这些工作必须做。 其次,学校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心理教育体系,并与家庭密切配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分析、干预,从而达到预警的效果。党团组织、班级和学生干部的作用也很重要。及早发现问题,做好工作,可以有效地避免悲剧的发生。 孔燕:分析那些自杀的案例就可以发现,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一般都有欠缺。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朋友和所处的周围环境。一个社会支持系统良好的人,遇到困境时就会有途径得到化解。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积累的反映,所以心理教育应该从小抓起。在中小学阶段,适时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关于善待生命、热爱生活的教育,鼓励、培养、训练在班集体中、同辈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宗旨是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优化学生的人格。在具体实践中要有针对性地做工作,特别关注一些主要矛盾点和主要问题的多发点,如恋爱婚姻、学业发展、工作就业等问题。教育工作者可通过课程、研讨、讲座、训练、咨询等多种形式使大学生在认知上认同身心发展规律,同时学会客观、相对的自我评价,培养坚忍的个性品质,在顺境中清醒,在低谷时挺住,踏踏实实向前走。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今后,这方面的教育、研究工作应该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