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努力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中国科技大学2004—2018年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是创建一流大学的指南和蓝图,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科大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结合国家和中科院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将发展战略研究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认真组织、积极推进。我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面向世界科教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同时贴近安徽省和合肥市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以总体发展战略、学科建设与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园区规划与基本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战略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兼备为指导原则和目标,按照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和构建一流教育创新及科技创新体系的根本要求,以明确今后10到15年的奋斗目标、战略思路、实施步骤、工作重点和配套改革措施。 在认真调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科大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明确了今后几年改革、建设和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并先后向安徽省委省政府和中科院党组作了汇报,得到充分肯定和积极支持。在此基础上,经过发动广大师生员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反复论证,初步形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2018年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我校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本世纪初叶的建设和发展目标是:到2018年建校60周年前后,建成质量优异、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培养具有现代知识结构和持续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的摇篮,成为培育和造就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大师、一流科学家的园地,成为具有较强原始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基地,成为具有良好学术声誉和一定国际影响的科学中心。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校将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本战略、学科战略、开放战略、资源战略四大发展战略,按照统一规划、分步推进、突出重点、整体发展的原则,分基础建设阶段、加快发展阶段、全面实现战略目标阶段三个阶段实现本世纪初叶的建设和发展目标。在2004—2008年的基础建设阶段,学校将控制规模,调整结构,以开放推动改革、改革创造环境、环境吸引人才、人才争取任务、任务带动学科、学科促进发展,重点抓好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文化建设、体制改革、基础建设、开放办学等方面工作,初步实现向研究型大学的过渡,办学水平稳居国内高校前列,为实现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莫定坚实基础。 今后几年的建设与发展思路 今后几年,正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处于国内外高等教育和科技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对确立我国高等学校未来相对地位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时期。中国科技大学将以中科院、教育部和安徽省政府继续对我校实施重点共建为重要契机和动力,紧紧抓住这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以实践“三个代表”、创建一流大学为统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以制订学校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为龙头,以一流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探索新形势下“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新途径、新模式、新内涵为契机,以创造良好的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的条件与环境为重点,加快开创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工作的新局面。为此,今后几年,学校将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精心组织实施“985工程”二期建设,认真抓好知识创新工程和“211工程”建设。 “985工程”二期建设是我校今后几年的中心工作,对学校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和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我校将加强对工程建设的领导,以世界一流大学为参照系,认真总结一期建设工作,借鉴兄弟高校的成功经验,在以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为核心制定好“985工程”二期建设规划的基础上,以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精心组织实施,高标准地做好各项建设工作,进一步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显著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加快推进一流研究型大学创建工作。有教育部、中科院和安徽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有信心把“985工程”二期建设做得更好。同时,认真组织实施“十五”“211工程”建设。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是促进学校加快发展的重要动力。学校将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充分利用背靠中科院的独特优势,根据中科院的统一部署,积极参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创新跨越、持续发展”新阶段的建设,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能力。 (二)进一步全面深入推进“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工作,与中科院研究院所建立优势互补、互动双赢的新型合作关系。 “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是中科院创办科大的成功经验,也是我校的传统特色和独特优势。目前,“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工作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在巩固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贯彻落实中科院《关于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贯彻新形势下“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办学方针的意见》,以及我校与院属相关分院和研究院院所签署的全面合作协议,与分院和研究院所逐步建立起适应双方发展内在需求的优势互补、互动双赢的全面合作新模式,并不断探索这种合作的新内涵和新途径。 继续加大与研究院所多渠道联合培养人才工作的力度,加大“大学生研究计划”的实施力度,扩大向研究院所免试推荐研究生的比例,高质量地做好为研究院所“两段式”培养研究生提供基础课教学工作,探索教育与科研结合实质性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努力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开拓出新路;与研究院所联合共建系科专业,共同申报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共建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加强学术交流;继续聘请研究院所领导和专家兼任我校院系行政或学术领导职务,来校授课或开展合作研究。此外,抓好各项支撑配套条件建设工作,实施北京教育基地建设。 (三)积极参与实施“科教兴院”和人才强省战略,为安徽省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在继续依靠中科院和贯彻“全院办校、所系结合”办学方针的同时,学校将把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与安徽省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并以此作为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牢固树立、不断强化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积极参与“科教兴皖”和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为省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别是科技、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做出更大贡献。 坚持立足安徽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以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实际行动和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成就,积极带动和促进安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提高安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办学效益更好地发挥龙头和示范作用。积极发挥核心支撑作用,参与和推动合肥科学城的规划和建设。积极参与安徽省和合肥市的经济建设,并在若干领域努力做出有显示度的重要贡献,增强安徽省的经济活力、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发挥人才培养优势,构建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努力为省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持。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和中科院的统一部署,积极发挥科技和人才资源的优势,加强科技副职的培养、选拔和派遣工作。 (四)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校”工程,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建设一流的创新人才队伍。 一流的创新人才队伍是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根本保证。学校将坚持以人为本,设立专项资金,完善配套政策,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相结合,以领衔人才为重点,带动教职工队伍的全面发展;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注重各类人才的协调发展;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激发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建设适应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需要的教学科研、技术支撑和党政管理队伍。 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加强人事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建设,完善全员聘用合同制和岗位聘任制度,改革岗位津贴制度,进一步强化竞争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灵活的用人机制,初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人事分类管理制度,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五)加强学科建设,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教育创新,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学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是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关键。为此,一方面,学校将继续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在保持数、理、化、天、地等基础学科优势的同时,重点发展信息科技、生命科技、工程科技和纳米科技等学科,优化学科结构,打造“精品”学科,构建教学与科研并重的一流学科体系;同时,促进学科交叉,加强综合集成,培育和发展新的学科生长点。另一方面,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推进人才培养观念、制度和方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建立特色鲜明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六)面向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根据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要求,我校的科技工作要继续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提高原始性、战略性、先导性科技创新能力,在国际前沿重要问题的探索和事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全的重大难题的解决上做出系统创新贡献,取得若干新的具有前沿领先水平的重要标志性成果。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在已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基础上,建设好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与基地;同时加强其他重点科研基地的建设和教学、科研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同时,学校将进一步对通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形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进行系统集成,按照社会化专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原则,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的发展,并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科技产业管理工作;积极鼓励和支持科技成果在安徽省和合肥市转化和产业化,努力为省市经济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做出有显示度的重要贡献。 (七)推进民主办学和管理创新,建立适应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要求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坚持民主办学、依法治校,进一步推行校务公开;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决策民主化、程序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加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加强规范化管理工作,推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制度化。 在加强宏观管理与调控的基础上,对学院和机关进行目标管理。完善校院系三级设置、两级管理、院为实体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明晰校院系的责权利关系,推进管理重心下移;继续加强机关管理制度和工作作风建设,强化管理职能和服务功能。 (八)强化学生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宣传和群团工作。 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活动和发展的新特点,着力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科学道德、法律意识、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等的培养,强化学生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继续探索并不断完善对学生学业、生活、心理、思想状况等方面的调查了解和调控机制,密切关注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探索社区化学生管理的新模式,实行校领导和教授定期进社区与学生座谈交流制度,为学生提供深入细致的学习与生活指导。 坚持和弘扬我校的优良办学传统和校风,根据新形势和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新要求,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形成具有科大特色的以创新为灵魂的文化体系。充分利用并整合校内外各类宣传资源,加强公共关系和新闻与宣传工作,形成开放、开明、友好的外部社会环境,树立学校的良好外部形象,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九)加强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和校园功能定位,实现园区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在安徽省、合肥市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高质量建设“科大花园”住宅小区,解决教职工住房严重困难的问题。完成东区已征土地的建设,建设11万伏变电站,进一步改善校园基础设施和办学基本条件。 继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保持和促进后勤服务实体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符合高等教育特点和需要的优质、高效、诚信的新型大学后勤服务体系。 (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完善监督和制约机制。 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实施用人失察失误追究制度。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完善重大事项和重要干部任免的决定程序。实行责任报告制度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质询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 发挥行政监察和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在运行体制上将管理和监督职能分离,加强对招生、基建、财务、资源配置、维修和采购等工作的监督,加大查处违法乱纪案件的力度,全面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 (十一)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和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为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提供坚强核心,维护校园稳定。 以提高领导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的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学校各级党组织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持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加大在优秀中青年教学、科研、管理骨干和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不断改进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加强调查研究,提高领导干部战略性思考和开创性工作的能力,努力将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坚强核心。 加强和完善基层党组织与党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改革干部培养、选拔和任用工作,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与推荐选拔相结合,“双肩挑”干部与专职化管理干部相结合,党员干部与党外干部相结合,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营造有利于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促进学校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建立和完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和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切实保障学校的政治稳定、校园的安全稳定和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秩序,积极维护社会稳定。 长期以来,在中科院、教育部和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特别是1999年三方重点共建我校以来,我校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深知,与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十分明显;与国内一些著名大学相比,也存在很多不足;实现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无论是在经费投入、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和办学支撑条件建设,还是在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为此,学校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求发展,充分挖掘潜力,增强内部活力,坚持脚踏实地,不断开拓创新;同时,诚挚希望中科院、教育部、安徽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我校建设与发展工作的领导、关心、指导和支持,促进我校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我们坚信,在中科院、教育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特别是通过院部省三方的继续重点共建,我校广大师生员工决不辜负院部省三方领导的信任和期望,一定会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快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步伐,努力开创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新局面,为知识创新工程、教育振兴和科教兴皖事业,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科学新闻周刊》2004-10-22;本文根据朱清时校长10月12日在第四次中国科技大学发展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