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科技大学紧紧围绕“文化与科学”这一主题,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立体素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创新能力和人文精神协调发展。 该校在保持传统理工科优势的同时,着力进行学科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人文学科,成立了人文学院,同时根据理工科学校的特点和自身背景,组织开设了科技系列和人文艺术系列等一批优秀课程,规定学生必须修读一定学分的人文社科类课程。目前学校开设人文社科类选修课近百门,选课人数达23万人次。 开设名家讲座是提高大学生文化品位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该校先后举办了240场次高品位的名家报告和讲座,杨振宁、周光召、费孝通、杨叔子、杨福家、余秋雨、闵惠芬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受邀先后来校作报告、演讲或专场演出。 学校依托众多的文化阵地,把素质教育辐射到班级、院系,延伸到课堂之外。特别是每年以“五月风”科技文化节为龙头,通过开展校园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辩论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科技发明大赛、“雏鹰杯”足球赛等,有力促进了科学精神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学校大力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先后建立了现代艺术中心、陶瓷艺术中心、心理教育中心等,建立了江泽民题词纪念碑、校风纪念碑及老一辈科学家塑像等一批具有教育意义的校内人文景观。 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有效课堂。多年来,该校一直坚持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厂矿企业、农村基层,开展社会调查、“扶贫支教,科技支农”、“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考察等活动,连续六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的联合表彰。该校还在井冈山、南京、合肥、江阴、西安等地建立传统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前往接受教育。该校还在全国率先成立“大学生科普讲解团”、“科普教育讲师团”,先后为数十所中学开展了二十多场科普报告。 网络技术为素质教育拓展了新的空间。该校在校园网上建立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三个代表”及“人文艺术教育”网站,设立文学、艺术、历史、科学发展等诸多栏目,并购置一些人文素质教育参考资料放在网上供学生学习,使网站成为素质教育的新课堂。学校还成立“网络文化研究会”,研制基于网络的“两课”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课件。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设了“微笑成长”网站,目前已有1万多人次接受网上心理测试与咨询。 受教育部委托,以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叶取源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近日对中国科大素质教育进行中期评估后认为,该校“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从课堂教育、网络教育、文化科技活动到社会实践的立体素质教育体系。
通讯员 胡胜友 记者 陈群 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