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光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微笑心理 > 校园时光
一个误入传销大学生的机智自救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4-03-17发布来源:科大主页

【案例简介】

2012 年暑期,大三学生黄某(化名),男,在北京实习期间被人以介绍工作为名骗进河北沧州某非法传销组织,虽然被限制人身和通讯自由,甚至遭到暴力挟持,但他机 智地与犯罪分子周旋,设法搜集有利信息并通过亲友报案,11天后,在公安机关的帮助下,成功脱离非法传销组织。

【案例经过】(注:此部分根据黄某回忆整理而成)

2012 年8月10日晚,正在北京某电视台实习的黄某接到一个河北沧州的陌生电话,对方声称在赶集网上看到了黄某的求职简历,希望他能去为一淘宝商铺新上市的秋装 拍摄产品照片。黄某经过一番考虑,同意前往,并向实习单位请假、交接工作,临走前还和北京的同学及家人打电话说明去向,并留了暗号。

8月11日中午时分,黄某抵达沧州西站,有一个高个的男生(王龙)和一个身材娇小的女生来接站。上出租车后,王龙抢先坐在副驾驶的位置,防止黄某与司机聊 天暴露情况,但机警的黄某记住了目的地“沧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下车时,王龙二人以出门时忘记带钱为借口,由黄某支付了车费和之后的午餐费。午饭时,王龙 二人轮流上厕所,并与黄某聊天套底细。饭后,黄某被王龙二人以去仓库拿摄影器材为由,带至一个又破又脏的小巷子,心中不免起疑心,正要询问时,女生以自己 的手机没电为由,“借走”了黄某的手机。之后,黄某被带进一家有着大红色铁门的院子——也就是他被传销分子软禁了11天的地方。

黄 某被带进大院子里的一房间内,有个二十多岁的微胖男人和矮胖女人很热情地招呼他,并帮他把背包卸下。黄某几次提及工作时,对方都把话题岔开,黄某开始怀 疑,说要打电话,却被矮胖女人挑明电话被“借走”了。之后,矮胖女人问黄某知道“安利”不,黄某一听立马明白自己误入传销了。黄某按捺住紧张的心情,装傻 地与犯罪分子周旋,五六分钟后,大门上锁了,从屋外冲进五六个壮汉,个个膀大腰圆。黄某意识到自己双拳难敌四手,就想借上厕所伺机溜走,不料被三个壮汉跟 着。

黄 某每天都被限制在房间里,24小时有人跟着,上厕所、洗澡也不例外。每天都有不同的人(前后有8人给黄某做思想工作)来和黄某聊天(实则通过聊天获取黄某 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寻找黄某的心理弱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他们对黄某的“洗脑”方案)。犯罪分子一方面经常用言语恐吓,暗示他们“当地有背景”“有人 脉”,让人从心里绝望,放弃求救;另一方面通过简陋的饮食(早餐:南瓜+馒头;中餐:白水面条;晚餐:方便面)和游戏体罚,消耗新人尤其是男生的体力,防 止他们爬墙逃跑。

在 接触不到外界任何信息的封闭压抑环境中,传销分子还通过讲故事、唱歌和所谓的“课程”(共12版,8万字左右)对新人进行“洗脑”。每个故事每个例子都有 强烈的目的性,大致是劝新人不要冲动,看问题不要太轻易下结论,要知恩图报之类。这些故事大部分是从《意林》、《读者》、《知音》上摘抄的“心灵鸡汤”, 故事本身很有道理也很励志,但经犯罪分子的反复研究刻意歪曲之后,不少人没能把励志和传销分开,把传销当做自己的事业去做,最终被骗得倾家荡产。除了听故 事,黄某每天还要学唱歌,既有所谓的“传销五神曲”——《我真的不错》《感恩的心》《我相信》《真心英雄》《爱》,也有传销团伙内部人创作的如《七台山的 姑娘》等,每首歌都很有鼓动性。传销课程主要给新人灌输“传销合法”的理念,并通过“几何倍增学”理论来欺骗并膨胀新人的“发财欲”。

刚 被骗进传销团伙时,犯罪分子对黄某比较客气甚至比较热情,任何事情都会有人代劳,包括洗脸,洗脚、擦脚、换鞋(进去后黄某的鞋被没收,被换成拖鞋)等。但 经过几天的“考察”,仍旧“顽固不化”的话,犯罪分子就开始凶相毕露了。第四天,黄某被带去与传销团伙中一名叫高晨的“领导”谈话,因黄某一直未被洗脑, 就先后被对方言语攻击、叫骂、指鼻子、扇耳光、强行将头摁入水中等。第八天,当传销团伙怀疑黄某与外界通风报信时,又对黄某实施扇耳光、踹胸、抽皮带、针 刺脖子、砖头砸手等暴力行为。且每次打完后,犯罪分子都要黄某清洗干净后才允许其回住宿处。

在被软禁的日子里,黄某一直在寻找着逃脱的机会。院子的围墙有三米多高,上面还有电线,墙上凡是可以抓着的地方都被犯罪分子用水泥弄得光滑如镜,兼之,每 天都有人监视,无法翻墙逃出。于是,他利用上厕所的机会观察地形,发现院子右边有一颗枣树,左边有一棵高大的榆树,上面还有许多成片的枯叶,他还通过影子 与大门院墙的角度,判断出巷子的东西走向等等,所有这些信息,他都利用犯罪分子要求他向亲友要钱的机会一点点透露出去。黄某的手机被“借走”后,就一直被 传销分子控制着,不允许随便打电话,每次打电话都有好几个人看着,一个人帮拿手机,并打开免提,手指还按在挂机键上,一有不对马上挂断电话,并开始实施教 训。

因为,黄某出门前留了个心眼,跟家里人对了暗号,打电话的时候,他先顾左右而言他,不经意地提起暗号,并将观察到的地理信息用方言一点点透露出去,家里人明白了他的处境之后立即报警。第十一天,公安机关根据这些线索找到了黄某所在的传销窝点,黄某成功获救。

【案例启示】

在 近年来各地的传销案件中,参与传销的大学生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2003年9月,广西查获一个传销窝点,涉案人员500多人,其中90%是大学生;同年 10月,海南捣毁一传销窝点,该窝点的13名传销人员均为在校大学生。2004年3月,湖北、河南、陕西、云南等10多个省份的2000多名大学生在重庆 “欧曼丽”传销案件中受骗;同年5月,陕西捣毁一传销窝点,40多名传销人员大多数为在校大学生。2010年8月,南京市查获了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一起在 校大学生传销案,案件涉及33所高校的834名在校大学生。(崔洁等.834名大学生身陷传销【N】.检查日报,2010-08-20.)

被 称为“经济邪教”的传销组织不断变换各种欺诈手段,对社会阅历少经验浅的高校大学生进行诱骗、拉拢和控制。像黄某一样,能在短短的11天时间内机智周旋成 功获救的实属幸运。不少误入传销的大学生损失大量钱财,身心受到摧残,更有甚者,误入歧途,执迷不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如何有效地预防 大学生参与传销活动,是全社会尤其是当前高校管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结合黄某机智自救的案例,我们加强以下几个当面的教育工作:

一、充分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反传销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紧 密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采取专题讲座,形势报告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传销的危害、传销的组织形式、反传销的基 本知识及打击传销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让学生提高识别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充分运用广播、校报校刊、校园网络等载体,通过召开座谈会、散发宣传资 料、组织专题展览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建立起抵制非法传销的概念,加强宣传教育,揭露传销活动的特征及其欺骗性,让学生认识到其社会危害性,营造抵制传销的 良好校园氛围。

黄 某称,被骗入传销窝点的好几个大学生先后被“洗脑”了,而他之所以能在传销分子的威逼利诱轮番轰炸之下始终不为所动,一方面得益于学校在大一时期开展的反 传销活动,另一方面得益于其自身与曾误入传销的堂哥的交谈,所以,一进窝点,犯罪分子以“安利”来试探时,黄某能马上意识到对方在进行非法传销活动,而且 被软禁期间,不管对方怎样将“几何倍增学”“短期爆富”等“钱途”吹得天花乱坠,甚至暴力威胁,他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迷信不动摇。

二、加强校园日常安全管理与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巧。在平时的教育管理中,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年级进行多专题的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养成安全意识和习惯,如外出前向家人、朋友告知去向,在陌生的环境中保持警惕,并清楚地了解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所接触陌生人的特征。

黄某的成功获救,得益于他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他前往沧州时,分别给家人和朋友打了电话,告知去向,并约定了暗号;抵达沧州发现异常后,用心地记住了地名并调动自己的地理知识获取了有关传销窝点的地理信息,为公安机关查获窝点提供了有利的线索。

三、加强就业指导和大学生职业安全教育。在 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加强就业指导与教育,把职业生涯规划落到实处并发挥作用,是预防大学生因求职心切而误入传销活动的主要措施。一方面联系 实际审时度势,密切社会动态,深刻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给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培养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指导其进行 准确地自我评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毕业后顺利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抛弃急于求成的心理, 戒除投机暴富的心态,自觉抵制传销歪理邪说的诱惑。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大学生的职业安全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求职招聘的基本程序,熟悉相关法律法规,防止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缺乏安全意识而上当受骗。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学校、人才市场等企事业单位组织的招聘会,不要轻信网络信息,也不随意在网上发布自己 的求职信息。网络便利了学生的求职,拓宽了学生的求职渠道,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很容易被别有用心者窃取。

黄某之所以被传销分子盯上,是因为之前他在赶集网上发布了自己的求职信息,暴露了自己的专业和联系方式等信息。赶集网虽然是个正规的大型网站,它在公开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大学生不应该盲目相信任何网络上的信息。在深信网络信息之前,一定要认真查询招聘单位的相关资料,辨别真伪。参加应聘时,最好不要单独行动,要结伴而行,或者及时告知同学、老师和家人自己的行踪,保持联系畅通,一旦发生意外应机智处理并及时报案。

四、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法律知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四观”。大 学生参与传销除了传销手段的欺骗性与隐蔽性之外,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自身社会经验的匮乏。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建构不牢,理想信念缺 失、意志薄弱等自身软肋极易被传销组织所利用。《中国青年报》通过腾讯网教育频道对1917名大学生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对于大学生上当受骗、身陷传 销的原因,63.4%的人认为是涉世未深,经验不足;51.5%的人认为是对金钱、荣誉的渴望。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应加强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责任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人生在于奉献的正确理念。

此 外,从一些大学生参与传销的事例中可以看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最基本的法律知识,不懂得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不懂得用合法的 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因此,高校应通过系统的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来启迪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大学生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