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搭讪的勇气
发布时间:2014-10-21发布来源:科大主页
人与人之间认识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就是走到对方面前说:我想认识你。但许多人已经丧失了这种勇气,应该如何找回这种勇气呢?在那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自己的内心。
在陌生的街角对着一位陌生的女士搭讪,可能会被周围的人认为是不正经。然而,在北京,一个叫做魔鬼搭讪培训班的组织却吸引了不少硕士及以上学历者的参与,他们试图去学习如何“搭讪”。事实上,他们更是在学习如何让自己的心习惯被拒绝。
不敢搭讪是因为怕被拒绝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是中意的人生伴侣。即使到了现实生活中,作为社会结构的一种衍生,猎头公司、婚姻中介、房屋中介等也能帮助两个陌生人牵线搭桥。我们有了多种方法认识一个人,却越来越不习惯人与人之间最直接,也是最朴素的一种来到他面前,告诉他:我想认识你。
别说在现实中主动认识一个朋友,即使在工作中,同事之间本就彼此认识,却在仅仅遇到一些小问题时,都羞于走过去直接沟通,而是选择发一封电子邮件说明。
“当两个人面对面时,如果对方拒绝了你,除了他的语言本身,通过声音、表情、动作所传递的情绪,对人来说都是一种不小的刺激,一般人都会尽量选择回避,这也是人们向往虚拟社交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他们发现面对面的沟通可能会出错导致被拒绝,还不如用文字沟通来得稳妥。
习惯并接纳被拒绝的自己
的确,人的自信是建立在被肯定、接纳的过程中的,遭到拒绝无疑是对自信心的一种打击。但是华夏心理网资深心理咨询师荀炎告诉记者,怕被拒绝的人往往本身就是低自我评价的人。
在她看来,这样的群体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本身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表达,但更多的则是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肯定式的体验,正性激励得到的太少,或者是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曾经遭受过创伤性的经历,所以变得自卑,选择逃避。
但社交能力是可以在后天进行塑造和培养的。心理学ABC情绪理论创始人艾利斯就是通过练习搭讪的方式,让超级内向的自己最终可以迈出与人沟通的第一步。
“练习搭讪,不仅是达到认识对方这个目的这么简单,重要的是体验在人际交往中对方防御性的一个过程,认识到无论是被接受还是被拒绝都是人际交往的一种常态,从而能够平静地接纳这样的自己。”荀炎说。
用对方的思维方式与之沟通
搭讪除了是为了突破自我,本质上也是主动与人交流的一种本能,既然是一种社交方式,就有遵循的规则和礼仪。
“在我接触的人当中,有80%的人羞于跟人搭讪,而剩下的20%中又有一部分在使用错误的方法搭讪。”阮琦说,这主要是因为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在选择沟通的技巧时出现偏差,尤其是在搭讪异性时。
人的思维方式分为男性思维和女性思维,每个人都具有这两种思维方式,只是谁占上方因人而异,当然首先是男性和女性的差异。
男性一般是男性思维偏多,理性、喜欢总结和探求因果,甚至好斗,而女性则是以女性思维为主,看问题比较具体,不太注重因果,而更关注事物本身的状态。
因此,你在认识一个陌生人时,如果能第一时间感知到对方的思维方式,并试图采用相应的思维方式与其沟通时,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
建立安全感最重要
阮琦说,与陌生人交流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客观陈述事实,谨慎表达感受,尽量避免评价对方。
当一个男孩去搭讪一个女孩时,女孩往往在一开始会表现得比较紧张,询问,“你有什么事”、“你想干什么”,此时,女性处在低安全感的状态,是有所防备甚至是抵抗的,事实上这也就是男性思维占主导,那么,你就应该用相应的思维方式,直接表明“我想认识你,跟你成为朋友”的真实目的,当女孩了解了这一因果关系之后,内心就能踏实一些。
“当然,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有的女孩会反复问"你想干什么",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坚持一个答案"就是想跟你交朋友",如果自以为为了照顾女孩的情绪,不断更改答案,反而会让对方怀疑你的动机。”
而如果此时,女孩没有断然拒绝,那么可以把你为什么路过这里,如何注意到她的这个过程客观地陈述出来,当女孩认为自己所感受的与你所陈述的事实基本一致的时候,安全感就会进一步提升。
阮琦解释,这只是沟通的第一关,严格意义上来说,交流就是以彼此交换有价值的信息来建立安全感的。
情绪表达过犹不及
当彼此已经算是认识了,再来表达你的感受。有的人会说:我见到你后觉得如果不过来认识你我可能会后悔。而有的人则一冲动一情绪化,出口就说:我看到你心都快要蹦出来了。这就是一种过度表达感受的典型。而有更多人选择把感受在第一时间告诉对方而不是陈述事实,往往会让对方觉得答案模糊不可信。
除此之外,在选择搭讪的时机上,首先得是在对方相对从容、不着急的时候,周围有人能看到,但也不能是拥挤的环境。然而,再选择站位,可以是左、右前方,并与其保持一臂左右的距离。上去应该先打招呼,问声好或者给一个微笑,然后再慢慢地,稍大声地开始交谈。
阮琦特别强调,无论你是否用对了方法,都必须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不要让对方觉得受到了冒犯或者不被尊重。
社会缺乏信任让搭讪变得更难
有意思的是,似乎在国外,搭讪所受到的外界压力要大大小于国内,而在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中,为了生存的搭讪才更容易被社会规范所理解。
阮琦说,在中国,熟人之间的礼仪特别多,例如跟朋友、跟长辈、跟领导等等,但在陌生人之间却几乎是零,人与人之间被完全隔开,事实上,人们唯恐跟不相干的人搭上关系。
熟人之间的礼仪把社会的纵向结构细致化了,只有生人之间也能很容易地建立关系,交流合作,才能增加这个社会的宽度,使它变得更有包容力。
事实上,是整个社会缺乏信任,让“我想认识你”这句如此简单的话变得更加难以启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