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人生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微笑心理 > 多彩人生
最该传下去的4种家风 发布时间:2015-01-06发布来源:科大主页
春节期间,央视《新闻联播》让一个话题变得很火:家风是什么。在采访中,有人回答是“忠孝节义”;有人说是“勤劳善良”;还有小朋友答“家风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千差万别的答案引发了社会讨论。家风,这个看似有些古老的词汇,对当代人有什么意义?有哪些家风最值得传承?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 

其实,家风就是一种家庭规范,是家庭内部的文化。与西方社会不同,中国人重视家庭,不同的家庭氛围会塑造出不同的性格和处事之道。从理论上说,家风家训并无明显的对错之分。比如,有人家训是“人心坦荡,要学会放下”;有人则教育子女,行事“吃亏无妨,但当防欺诈”。两种不同人生准则之间的差异是不同的生活环境与经历造就的。


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有先天和后天因素之分,家风就属于后者。而相对于房子、车子等物质化的后天“硬环境”而言,家风又是一种“软环境”因素。它看不到、摸不着,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一个人。家是中国社会中最小却尤为重要的组成单元,家风的纯正与否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家风是上辈人创造的,却不是一成不变的。与时俱进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化作用。我认为,至少有4种家风值得现代社会提倡。

真诚。在西方社会,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诚,也是决定社会诚信的关键因素。然而,不得不承认,当今社会偏偏最缺诚信。消费者不信任厂商,患者不信任医生,公众不信任政府……从家庭开始传承真诚之风,是改变社会风气的途径之一。家长不妨以身作则,与亲友以诚相待,才能把良好的风气传递给孩子。

勤劳。中国人自古勤劳,但这种品质现在却不太被提倡了。尤其是家里的“小皇帝”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几乎所有事都有人代劳。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提出,6~12岁是培养勤奋品质的重要阶段,所以在此期间,应该让孩子多做事,少代劳。

独立。表面看,现在的年轻人都向往独立自主,但事实上,很多人独立性并不强。比如,有人大学毕业就“啃老”,有人虽已工作却还受父母照顾。社会分工逐渐细化也导致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差,依赖性越来越强。建议家长自己首先不要靠着老人,而要独自闯出天地。若孩子不够独立,一定要狠狠心,让他自己出去闯。

不计得失。在群体中,如果每个人都期待收获,不肯吃亏、付出,最终往往大家都什么也得不到。社会是一个平衡体系,此处偶尔吃亏,就意味着会在其他地方有收获。家长也要在家庭中树立这样的风气,比如帮了朋友就不要在家唠叨没回报,而要传递付出就是快乐的理念。

法国作家罗兰曾说:“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环境给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家风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个人素质的好坏与家风有关,因此,任何时候都要提倡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