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失败的思维模式,是指当你打算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会情不自禁地想出很多可能遇到的困难,自我设置思想障碍,并被这种障碍所吓倒,从而感到担忧和恐惧,料定这件事会失败。于是,消极地对待这件事,采取拖延、回避、甚至放弃的态度。
比如,你早就对这份没有前途的工作不满了,每次想跳槽的时候,你都要想,“要是下个工作更不好,多不划算啊!”你早就想主动追一个人,每次想表白的时候,你都要想,“要是被他拒绝了,多丢人啊!”你早就想考研,每次到报名的时候,你都要想,“要是没考上,多浪费时间啊!”
如果经常问自己“可能不行吧”、“失败了怎么办”、“那样太丢人了”,这种暗示的次数多了,就容易失去信心,事情十有八九就会朝着你设想的不利方向发展。即使一些很简单的、易完成的任务,结果可能真的会失败。
有个女孩爱上了一个同事,爱得非常辛苦,朋友劝她主动向对方表达爱慕之情,要是对方也有意的话,这层纸也就算捅破了,以后可以大大方方地谈恋爱;倘若对方没意,那么她也可以结束这段暗恋的感觉了。
女孩觉得朋友说得有道理,有个机会,她想表白的时候,却又打了退堂鼓,她在心里不停地想:“我这么主动,如果受到他的奚落怎么办?”“如果同事都知道他拒绝了我,我以后还怎么在单位工作?”“现在跟他还算朋友,要是被他拒绝后他刻意躲避我,我们连朋友都没得做了,多不好!”
她这样想着想着,又把爱藏到了心底,每天看到心爱的人跟别的女同事嬉笑打闹,心里很不是滋味。
不久,另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如她的女孩捷足先登,经常主动约那个男同事吃饭、看电影,一来二去两人就好上了。这个女孩后悔莫及。
生活中我们难免失败,但成功需要我们去争取。如果都没有争取就默认自己失败,显然是没有信心的表现,等于主动向生活投降,主动放弃了获得成功的机会。
在心理学上,有个被称为“约拿情结”的心理现象也属于自我失败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在成功面前的畏惧心理。
约拿是《圣经》中的一个人物,他本身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并且十分渴望有机会得到神的差遣。神终于给了他一个任务,要约拿到尼尼维城去传话,这本是一种隆重的使命和崇高的荣誉,也是约拿平素所向往的。但当理想成为现实时,约拿却又产生一种畏惧感,感到自己不行,想回避即将到来的成功,想推却即将到来的荣誉。
很多人明明有能力,也渴望获得成功,但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却在种种忧虑畏惧前,都无奈地做了“约拿”。“约拿情结”也可以说是一种自我的防御机制,它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内心或多或少地隐藏着。比如在接受任务的时候,不由自主地要想到“我是否真的能办到”、“万一失败了该如何”。那些软弱、自卑的人常常被自己的这种“约拿情结”所害,而那些成功者往往会大胆地打破内心的平衡,克服自己的“约拿情结”,勇于承担压力和责任,最终获得成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减少和消除这种自我失败的思维呢?
首先,我们不要害怕失败。失败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失败的恐惧。当你遭遇失败的时候,如果你足够坚强,并能坚定地坚持下去,就能走出失败。所谓韧者不败,真正的坚强还需要有韧性,能接受失败的事实,不害怕失败,不逃避失败。
其次,任何事情都可以做最坏的打算,但一定要做最好的准备。做事之前要计划成功的步骤,客观地分析自己的能力和环境。如果目标很大,任务很艰巨,那么就要分步骤地完成。
最后,一定要懂得自我鼓励。鼓励自己同困难做斗争,摆脱自我虚构的失败情境的想象,解除由想象中的挫折而产生的不良情绪的困扰,振作精神,恢复乐观。在做某件事之前,我们更应该想到的是“如何去获得成功”,而不仅仅是“失败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