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如此,为了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为了使自我个体能在群体中协调的发展,就需要沟通,沟通是我们职业发展与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在知识经济新时代,沟通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人才竞争的重要素质之一,上海交大2005届毕业生校企供需洽谈会上,招聘单位表示出了共同的心声:“成绩固然重要,但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同样重要。”
我们从科学性、艺术性和现代社会规范性的角度来分析沟通,会发现它的构成非常丰富,再加上当代大学生不良的人生追求和对社会需求的沉淀性认识,这些都导致了新时代大学生的沟通能力与现代社会的期望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偏离,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1)追求高分和证书的获得,忽视沟通能力的培养。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代,我们曾过分地强调成绩的第一性,优秀的学习成绩是父母的唯一期望,因为它是获得一个好工作的前提和必备条件。这样的意识观念至今还影响着相当数量的当代大学生。他们沉静于书海,却寡言少语,缺乏甚至逃避与他人交流沟通,不注重甚至不会自我修饰。当他们走向社会时,展示的只是优异的学习成绩和本本证书,反馈回的却是用人单位的叹惜声。
(2)个性张杨式的人际关系冷漠。信息社会的标志,一是时尚,二是网络。竭力追求各种时尚的大学生在刻意雕塑与众不同的个性表现:金黄色的头发,嘴里溜出难以理解的话语,你们太俗套,我行我素,不照应他人情绪,与你没有共同话题……这就是他们的“鸡立鹤群”。网络已不再仅仅是操作工具,而是某部分人的生活必需品,他们将时间和情感寄托于虚拟的社会化中。人的发展应建立在现实的人与人互动的基础上,社会学理论中的“镜中之我说”和“概化他人说”证实了这一点。但是,有的大学生沉醉于那种虚假的满足,他的人格和交往模式也被那种虚拟环境模塑化了,当回到现实中时,他们都是发号施令者,都要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可得到的回应仍是自我的“高高在上”,难于融进到群体之中,阻碍了组织团队的建设。
(3)个体文化与组织文化的偏离。我们说文化是人类与社会不断相互作用而积淀的结晶,它具有一定的传承性。但在信息社会时期的社会变迁、阶层流动、文化交流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大学生新新人类文化,他们缺乏我们所期望的勤俭、纯真和理性,只有自以为是的“后现代主义文明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这样的大学生很难建立可信度,很难构建共同价值观体系,难以获得认同感。
心理教育中心整理
来源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在线
2007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