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虽然不是一篇最近的文章,但仍然值得再看。)
来自《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上大学,究竟要学什么?”
看看国外的过来人给大学新生的建议吧,或许在对比中会有更多的启发。这些过来人实际上也是为大学新生的论文打分,指导他们的课堂讨论的人。
蒂姆·诺维克弗(Tim Novikoff),康内尔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在读博士生
大学是个让你明白自己需要提升什么的时机,这包括适应外部世界所需的提升和对自身的充实。利用大学在读期间把它们挖掘出来,越多越好。
选定专业之前,先上各种不同科目的课。参与到多种多样的社团和活动中。与人交朋友,出身比你穷得多和富得多的朋友都交一交。和不同族裔或不同宗教的人约会(在聚会上的搭讪不算)。到海外留学一个学期,或者储钱到欧洲或亚洲背包旅行。
童年时,你可能没机会学习某些东西,现在就把空洞填上吧。不知道古典音乐是什么?真糟糕。不知道雷帝嘎嘎是谁?那更糟糕。如果你是在备受呵护的温室里长大的,那是时候感受外面的世界了。
大学同样是发掘自身潜能的时机。从没当过领导者?那就试着组建一个社团或乐队吧。
在大学里,我收获最大的就是做了这些尝试。我原本是戏剧专业,但想扩大学习范围,就选修了数学课,才发现实际上我喜欢数学,而且我也喜欢和技术人员混一起。
在领导方面,我管理一个数学社团和一个音乐社团,从中我学到了如何制定目标并说服他人和我一起实现这个目标。现在我计划博士毕业后成为企业家。这可能看起来很不切实际,但那是我在领导一个不起眼的小社团时,才发现自己能够经营企业。
大学里,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你从不知道,自己会迷上什么。
维利X·林,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文学创作专业在读硕士生
如果你花时间读这个建议,十有八 九你已经具备了接受大学教育的学业挑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即严肃的求学态度。我想要说的东西要世俗得多,但这会让你更好地过渡到并适应大学生活:在面对转变时的兴奋不已和不知所措中,宽容待已,耐心待己。
记得离开校园一段时间,逃离课业的要求和摆脱大学社交生活的束缚。去你住的镇上走走看看。见一见其他人,不是教授,也不是同学。如果你把所有时间都花在校园里,那就很容易受到个别苛刻的教授的批评,或是和舍友发生激烈的冲突。如果让这样的事情发生,那意味着你犯了不明轻重的错误,并且为这错误承受痛苦;你不明白大学这几年只是你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在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的小说《达罗卫夫人》(Mrs. Dalloway)中,小说中的人物角色都因为无法保持适度的“比例感”而陷入困境,遭受折磨;日常生活,以及对其中一个角色来说的生活本身,都太过沉重,难以控制。
我这么说,并不是因为我认为如果你不采纳我的建议,你的生活将会变得一团糟,而是因为《达罗卫夫人》真的是非常优秀的读物,我极力推荐你们读一读。
阿曼辛格基尔(Aman Singh Gill),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生态与进化系在读博士生
大学是事实产生的地方。研究是个协作的过程,所以科学家需要实验室助手,人文学科的研究人员需要图书馆助手,而研究生或博士生需要所有能得到的帮助。求知欲强且有能力的本科生总能够找到协助研究人员的活儿做。
不管是什么领域或是什么具体项目,帮助研究人员也是帮助自己。最明显的益处是学到了新的技能和无价的经验。不过,了解正确的实验或分析方法是如何在一堆杂乱的观察数据或观点声音中分辨出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如基因变异和某种疾病,金融工具和信用可获性等,这对自己也有很大作用。打开一扇了解研究这一领域的窗口,你会发现自己在思考时更具批判性,也更少从表面价值去判断是否接受某些主张,或许你还会发现自己更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自己能完成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研究经验告诉你知识是如何产生的。在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里,具有研究经验能够使人更好地生活着。
克莉丝汀·斯默尔伍德,哥伦比亚大学英美文学专业在读博士生
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了带给人安全感的事物。但让自己慢慢戒掉吧。
开始时,每天计划几个小时的不上网时间,手机也关机。这是你能够认真地读点什么东西的唯一办法,不管读的是柏拉图(Plato)还是德里达(Derrida)有关柏拉图的研究(记住,如果你先读柏拉图,再读德里达有关柏拉图的研究,你会收获更多)。此外,下了线关了机,别人就更难找到你,你也因此在新朋友和熟人眼里显得更加神秘,更有吸引力。
当你离开房间去上课时,把你的笔记本电脑留下。把上课时间全都耗在Facebook上面,这只会浪费时间,浪费父母的钱、不尊重教师、也会让坐在你旁边想要集中精神听课的人觉得恼火。
你不需要用笔记本来做笔记——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不是好的记笔记方法。那只会制造劈啪劈啪的噪音……你是学生,不是法院书记员。到了讨论课或讨论环节时,习惯带着自己的想法,和其他人围坐在放着几本书的桌子旁进行讨论。毕竟,在你以后的生活中,会议是通过屏幕远程召开的。
伊凡·拉伦德(Evan Lalonde),波特兰州立大学当代艺术实践专业在读硕士生
大学新生承受着难以置信的压力,他们不只是要成功地完成大学学业,而且还要表现突出。他们带着内疚的心走进大学,不知道要选什么专业,也不知道将选择怎样的职业道路。但且放轻松,大家都和你一样,什么也不知道。
进入艺术学院的第一个星期,我坐在昏暗的讲堂里,教授问的问题我都无法回答,幻灯片课件上的内容我也看不清楚。我觉得这讲堂里似乎就我一个人摸不着北。所以,当绘画课老师邀请我们几个学生去她家里吃个家常便饭时,我还担心自己会落后。但在这种非正式场合中,大家都开怀畅谈,我也能够非常轻松自如地说出自己对艺术的看法。
晚饭后,在回宿舍的路上,我们坐在现在最喜欢的老师的敞篷车上,沿途的树木嗖嗖作响,我记得自己抬头望着空, 想着,“大学就该是这样子!”轻松享受这一旅程吧。
瑞贝卡·埃利奥特,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在读博士生
刚开始进入大学的那几个月里,大家都想交朋友。但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做,所以每个人一直都很友好。你或许会感觉自己为了得到同学的欢迎,假装对很多事情都非常感兴趣。“你是半职业哑剧演员?真酷。今晚上哪儿去啊?”
幸好,到最后,一切都摆脱了。在聚会上、社团活动中、宿舍里和教室里,你会找到自己真正愿意与其交流的人。换句话说,除非你每天晚上都呆在宿舍里,和高中时的爱人(他/她可能回家了,也可能在别的学校就读)煲电话粥。或者更糟糕的,你每隔一个周末就离开学校去见你的爱人。分手吧。
你们应该尽快分手,因为无论如何,感恩节过后,你们可能就会分手。你可能会真心挽留,但是当你们身边有了新的伙伴,无法真正“了解”对方在各自学校里的表现,或是因为对方而错过了某些重要的场合,如现在正在忙碌进行着的社交联谊活动,你们便会开始憎恨对方。更糟糕的是,其他人可能会对你的缺场加以惩罚:“哦,是啊,这玩笑有点难解释。瞧,那是在你离开镇上的那个周末开始传出的。”
和你的爱人到同一所大学也不必然能解决问题。我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我男朋友不喜欢我的新“舞台”;我感到心慌,因为我们开始太多时间黏在一起,然后呆在一起的时间又变得很少。在第一个学期分手前的那头两个月,我们就这样分分合合地得过且过。
大学一年过去了,我们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各自的生活重心也有了变化。在接下来的学期里,我们觉得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并没有减弱彼此之间非常珍贵的情谊。最后我们复合了,一起度过剩下的大学时光。不过,我们是先分过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