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朋友伤心难过或掉泪时,我们通常会感到坐立难安:应该帮忙吗?能帮什么忙?怎样帮忙才有效?要帮到什么样的程度?而当朋友痛哭无语时,该如何最有效地抚平他的苦痛与焦虑?“心病”还要“心药”医,还是让我们来听听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吧! 自小一帆风顺的俞碰到了人生的悲剧:已经要谈婚论嫁的女友突患急病,没几天就离开了人间。他简直没有办法去面对这一切,但同时,他又很好强,不想影响手头发展很好的工作前景。终于,他在老朋友蕾面前哭了,搞得不善于安慰人的蕾倒手足无措了。 转移注意力 一般人遇到挫折,会有两种反应:一种人会采取压抑的方式,他会把所有的不如意压抑在潜意识中,自己想办法消化。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讲,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方式。如果积压太久,可能会慢慢形成一种神经症,或者是更严重的疾病。面对这种朋友,可以通过转移他的兴趣爱好来打开话匣,介入其中,这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如果他喜欢唱歌跳舞的话,可以一起去泡吧;如果喜欢文学艺术,可以通过看书、看碟,转移他的注意力。另外,一些户外运动对身心也有好处。总之,你要懂得转移他的注意力。 听比说更重要 另外一种人则愿意倾诉,作为朋友,你就要选合适的时间地点,慢慢创造机会让他倾诉。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倾听不是简单的沉默。倾听首先要做到的是忘我,在讲话的过程中,要完全抛开自己的思想,将自己的想法意图全部搁置一边,用真诚的态度全身心投入,无条件提供帮助。这样,被安慰者才会对你产生信任,感觉温暖。而且谈话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插话,一定要让他将情绪全都宣泄出来。 一般安慰者容易在倾听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或抗拒时,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其实这是一种很不合适的做法,被安慰者有时候仅需要安慰者当他们的“共鸣箱”,且能不厌其烦地供其反复使用。另外,对于被安慰者所讲的内容,全部要用支持性的话语。默认他说的全部是对的,错的地方也要不加理会。倾听过程中,如他主动问到,你可以讲自己的经历。当然,一定要简短。而且你所讲内容一定要比他的境遇更差的,“我曾经……也慢慢过来了。”你如果能成功地让他说上两个小时,那就基本没事了。 在整个安慰别人的过程中,听比说重要。一颗失落沮丧的心需要的是温柔聆听的耳朵,而不是滔滔不绝的你的长篇大论。聆听是“心心”相惜的过程,不要追问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不要急于做判断,要让他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没说两句就火气冲天 琳觉得好友皮皮最近怪怪的,约她出来逛街吧,她很生硬地说:没空!晚上打电话给她吧,她又好像在生闷气似的,没说两句就火气冲天。后来,琳才辗转打听到,原来皮皮部门新来了一个脾气古怪的经理,她老是喜欢挑每个人的刺,甚至无理取闹,搞得皮皮心情暴差。琳想和皮皮聊聊,但又不知道从何聊起。 不需“指教”他要怎么做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出入社会的学子在面试中几次碰壁,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沮丧彷徨。这时作为朋友的你,要做的是客观分析现状,帮他验证。竞争失利,或多或少会产生自卑心理,这是最常见的问题,我们所要做的事就是帮他克服这种自卑感。首先,你要肯定。“这可能完全不是你能力的问题,也可能是……”注意一定要讲他好的东西。至于他还要怎么努力,那是他自己需要总结的。 我们不是去帮他解决实际问题,而是帮他解决心理上的感觉的问题,我们没有办法教朋友怎样争取到这个职位,那是他的事,我们所做的是要帮他调节情绪,让他不要耿耿于怀。给予安慰并不是告诉别人“你应该觉得……”或“你不应该觉得……”人们有权利保有其真正的感觉。这个不是你要去讲的,这是要靠他慢慢摸索出来的。 整个安慰过程用开放式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认识到他的弱点的时候,你可以采用从侧面提问的方式,“你觉得你的水平是怎样的”,那么他可能就认识到了要调整自己。让他信心满满地走出阴影,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帮他体验自己的成功 首先,让他回顾成功的体验。人的一生中都会有成功的时候。你要让他知道一次的失败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失败,也不能泛化到所有的事情上。如果你知道他以前唱歌比较好,你可以说:“听说你以前唱歌……你当时是什么感受?”让他讲述,这样就可能慢慢把不愉快的事忘掉,他又会觉得自己还是很优秀的。不能让暂时的迷雾蒙住双眼,扰乱前进的方向,树立自信心,帮他体验自己的成功。 况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但身处逆境中的朋友可能暂时看不到。你要帮助他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个工作没找到,但你还有很多机会,发展前景很难预料……”我们都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在当时看可能是天大的事。但是回过头来再看,就会发现这只是一个过程而已,这就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陪朋友一起走出去 这点对于安慰者来说难度是蛮大的。一般采用提问的方式会比较有效。要陪朋友一起走出去。时间是治愈伤口的良药。对方会在你的陪伴下,觉得安全、温暖,倾诉痛苦,诉说他的愤恨、自责、后悔,说出所有想说的话,一起手挽手,平复伤口。当他内心逐渐平静下来,能坦然面对自己的遭遇时,他会真心感谢你,也觉得是靠自己的力量走过来的。
心理教育中心整理
来源于:中国心理服务
2006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