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概述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上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必须高瞻远瞩,及早筹划我国教育事业的大计,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然而,人们也已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竞争也好,民族素质的竞争也好,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既有数量的问题,也有质量的问题。心理健康是关系到人才的质量的重要问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我国现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明确指出: 应“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竞争的加剧,人际关系也随之日益复杂化;加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要不断地去进行知识更新。这些都给人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对人的心理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作为在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的高等院校中生活的大学生,他们在心理健康方面,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种影响。何况,大学生还有自己的许多特殊问题,如:如何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如何选择专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学习与恋爱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妥,就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现代社会
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称:我们进入了现代社会。现代社会有其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现代生命观、现代健康观、现代教育观都对心理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民族的心理素质,尤其是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更成为时代赋予的任务。
1,现代生命观
身体是生命的物质载体,是生物学生命的具体体现,没有身体,生命就无法存在,包括心理也无法存在。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指人的智慧、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 ,是生命的精神载体,是人格生命的基础。人格生命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自我意识,具有理性的生命。一切道德、文化素质都是建筑在一定心理活动的基础上的。这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不同之处。动物虽然也有大脑和神经系统,但没有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它们的活动和所有行为都由其本能加以规定的,身体是唯一的主宰,真可谓是“心为形役”。人的生命的本质,主要不是表现在身体上,即不是表现在生物学生命上,而是表现在我们的活动与行为上, 人格生命上。对人来说,身体只是生命的工具,是我们活动与行为的工具,是完成人生事业的工具,而精神才是生命的主宰,生命的本质,是真正体现生命的价值的。人的真正的富有是精神的富有,人的真正力量是精神的力量,人的价值是由他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深度决定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发展的本质,是人的精神的、心理的发展。人的身体的潜能是有限的,而人的心理的潜能是无限的。所以,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是一种精神力量”。随着时代的进展、文化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在个体生命中的作用。
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调查了各界许多名人之后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1976年奥运会十项全能金牌获得者詹纳,他从体育比赛的角度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说:“奥林匹克水平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20%是身体方面的竞技,80%是心理上的挑战。”可见,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人生的成败。
2,现代健康观
毛泽东曾提出学校教育应以“健康第一”。陶行知先生也提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章程序言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的表现,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说明,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是身心健康的。心理健康既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人类健康的最终标准。
人是一个整体的人。整体的各个部分为了生活环境而有形态与功能的分化,并不表示各自是完全独立的。身体和心理实际上也应该看作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不能分开,因此,健康也是一个整体。没有一种疾病是纯粹身体方面的,也没有一种疾病是纯粹心理方面的。当一个人生病时,就是他整个的人病了。许多身体疾病会引起行为和心理症状,而心理症状也能影响身体状况。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疾病患者在人群中比例的估计:上世纪中叶是每五百人中有一人,上世纪末是每三百人中有一人,本世纪初是每百人中有一人,本世纪中叶是每五十人中有一人,七十年代是每二十五人中有一人,九十年代已是每十人中有一人。其规律是:城市比农村的比例高,生产发展地区比生产落后地区的比例高,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的人数比例高。因此,当代对健康的理解又在四十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对健康人群进行大量调查后,对“健康”的概念作了如下的阐述:健康就是能精力旺盛地、敏捷地、不感觉过分疲劳地从事日常活动,保持乐观蓬勃向上及有应激能力。美国学者杜巴认为:“真正的健康并不是全无疾病的理想境界,而是 在一个现成的环境中有效运作的能力。环境是在不断地变,所谓健康便是不断适应无数每日威胁人们的微生物、刺激物、压力和问题。”还有学者提出了现代人应有的健康观,健康就是能对抗紧张,经得住压抑和挫折,能积极安排自己的各种生活活动,使自己的智慧、情感融为一体,生活和精神充满生机,且富有文明意义。另外,关于死亡的定义,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都是把心脏停止跳动和停止呼吸作为死亡。近代随着心、肺、肾等器官可以靠机器维持,还可以进行移植,于是提出了脑死亡的概念,才最后在逻辑上统一了对人体生命中枢问题的认识,而脑死亡的新概念也更强调了人格生命中的心理因素。从这些有关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健康、疾病和死亡的概念中都含有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心理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现代教育观:
在我国,教育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最初只是注重考分,强调记忆的应试教育,进入注重知识传授,强调感性知识教育,再进入强调思维的智能教育阶段。教育观的逐步变化,使人们认识到,完美的个性或人格比智慧和能力更重要。智慧和能力只有和良好的人格相结合,才能在日后对社会作出贡献,也才能使自己幸福。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应该有知识、有特长,还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精神饱满、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举止行为受人欢迎的人。我们无法培养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但可以而且应该培养“全人”,即一个健全的人,即身心都健康的人。
就教育而言,知识是可以分化的;但就学生而言,他的个体和人格是不能分化的。即使是学习,它的心理过程也是连续不断地整体地发生的。知识可以按类别分为语、数、理、化、天、地、生等,教育也可按类别分为德、智、体、美、劳等。但作为一个学生,如果受到的是片面的教育、偏科地进行学习,只求某一特长的发展,而不顾及个性、人格的完美成长,就不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知识既然是为人所用的,就不能离开人的因素,而人的因素却不限于知识、智慧这一项。从现代教育观念来看,人格教育或个性教育远较知识或智能教育更为重要。有健全的人格而缺乏知识,仍不失其为人的价值,而且有了健全的人格,就自有求知的欲望;而若没有健全的人格仅仅只有知识,就会造成知识的误用或滥用,结果知识和智慧反而成了有害的东西。
健全的人格以健全的心理为主宰,往往是和心理健康密不可分的。当谈到一个人的心理问题时,便不免影射到人格问题,这就是由于行为是受心理支配的,表现于对环境的适应方式之中。长期的健康心理,也会塑成健全的个性。
现代教育观又一更新的内涵是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大脑被称为“人类机体的宇宙”,“所包含的思维能量可与原子核所包含的物理能量相当”(加拿大生理学家塞利语)。它是每个人真正的生命中心,是真正为每个人自己所拥有的无价之宝。从理论上说,人的潜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谁也不知道自己潜能的界限。通常我们的大脑只以其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能力工作着。它被称为“沉睡在心灵中的智力巨人”,“有待开发的金矿脉”。经济学家早就发现生产效率不单取决于物质条件和技术,在通常情况下,最高效率和最低效率之比为4:1,而通过有效激励的人常可提高到30:1。这还只是潜能中热情的激发,并不包括智力、创造力潜能开发所得的效果。世上没有没有潜能的人,只有没有把潜能开发出来的人。人的潜能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资源。我们实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开发这种资源。要让如此巨大的资源发挥作用,就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整体水平,就有利于他们的潜能的开发。潜能开发,不仅需要每个人有更大的求知热情,也要有更坚定的自信自强品质,高度紧张的、快节奏的生活也需要高度的情感的调节平衡。开发潜能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我们的教育将会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心理健康
1,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又称心理卫生,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1)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2)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心理健康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广义的心理健康,则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也即使人们在环境中健康地生活,保持不断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
心理健康这一术语是人们在认识和处理心理障碍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早期,凡行为古怪者均被视作异人,遭到非人的待遇,有的被铁链锁起来,有的被作为展品在周末展出,尤其当社会发生变革或天灾人祸时,对异人的怀疑、蔑视、憎恨和迫害就会加剧。随着心理科学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对异人的看法逐步改变了,发现这些行为古怪者是可以医治的,于是各种专门收容异人的机构应运而生,治疗取代了惩罚。但当时的治疗机构大多设在修道院中,其方法也只是在为这些人提供阳光、空气、自由和一些生物性需要的基础上进行治疗。 正是在这种医疗过程中,人们发现这些行为古怪者的心理活动是导致精神不适和行为怪异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这些招致了障碍的心理活动有时在正常的人,甚至医生身上也会出现,如焦虑、紧张、抑郁等。这说明每个人对自己进行正确认识和评价的重要性。这么一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就成为人在其一生中不得不问津的领域,而什么是心理健康的问题也随之提了出来。
2,心理健康的标准:
概括地说,心理健康的标准就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作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由于个体在生活、学习诸方面遇到的这类事件和活动很多,不仅在积极反应上存在个体差异,而且各人面临的事件或活动也不尽相同,因此很难包拦无遗。
目前,心理健康判断的具体标准很多,还缺乏公认的标准。下面选择几种作一介绍。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在感情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大会还具体地指明心理健康的标志是:“(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坎布斯提出的标准--
美国学者坎布斯(A.W.Combs)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有四种特质:(1)积极的自我观念;(2)恰当地认同他人;(3)面对和接受现实;(4)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
#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标准---
马斯洛与米特尔曼曾合著了一本《变态心理学》,在这本书中他们提出了一个很著名的心理健康标准:(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我国学者王登峰、张伯源、王效道等人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
总之,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
我国的教育方针,要求大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接班人。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1,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更好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条件:
大学生虽是同龄人中的幸运者和佼佼者。但身处我国经济转型和教育转轨时期,剧变的社会环境,深入改革的高等教育,他们必然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种种矛盾、困难、挫折和烦恼。大学生在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认识问题、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还不强,在处理面临的矛盾和冲突时,往往会因为遇到挫折和障碍,因而产生忧虑和烦恼,造成心理压抑和心理紧张,出现种种心理问题。如:学习和生活上的不适应问题,人际关系紧张问题,学习上竞争激烈问题,经济问题,理想与现实矛盾的问题,专业与择业问题等等。
其实,大学生所碰到的问题,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并不是不可解决的。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正视这些冲突和挫折,面对冲突和挫折时能更多地表现出积极的适应倾向,及时地进行自我调节,逐步地克服心理障碍,去更好地适应大学的生活。
2,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个性性格,可以使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不健康的性格,如狭隘自私、狂妄自大等,是形成其政治意识模糊、思想落后和道德品质低劣的基础。
心理健康是有效学习的基础,而各种学习的兴趣和自我提高则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一般来说,其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灵活性、强度、平衡性都比较强,分析综合能力也较强;由于能常感到心情愉快、无忧无虑, 易于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学习的效率也高。坚强的意志品质,又能主动积极地去克服困难,获得好的成绩。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的。长期的忧虑、烦闷、绝望等,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产生身心疾病。心理健康可以减少或减轻病痛。
大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等都是与其心理健康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的。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不仅具有外在美,而且也具有内在美。
所以,心理健康是教育质量构成要素之一。
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一向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如果仅仅从躯体疾患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由于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罹患各种严重躯体疾病的确不多,但从心理健康角度来分析这一群体,实际情况就大不一样了。1989年,国家教委的一份报告说,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疾病患病率高达20.23%。有位教育工作者对北京16所高校的调查也表明,近几年,在本科生中因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总人数的37.9%;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总人数的64.4%,均居首位。这些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其表现为:
1,环境应激问题:
(1)学校环境的变迁
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尤其是新生有重要影响。对于绝大部分新生来说,他们面临着的是陌生的校园、生疏而且关系密切的新群体。多数学生首次远离家门,离开长期依赖的父母以及其他的亲人、朋友和熟悉的环境,意味着今后将开始独立生活,对众多的问题要自己拿主意,自己动手解决。所有这些都会对每个大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应激。当这种应激超过限度时,就会造成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环境适应更加困难,以及烦躁、严重焦虑不安、头疼、神经衰弱等,甚至可能出现擅自离校的冲动行为。
(2)学习条件和方法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前是当地学习的尖子,老师、家长对其宠爱备至,同学中也倍受尊重,自我感觉良好,信心十足。但在集中了各地优等生的新群体中,他们可能不再是校园中的宠儿,学习上也可能不再是优等生了,假如对此现实不能恰当地接受和对待,就会造成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自信心降低,强烈的自卑感,甚至会出现强烈的嫉妒心理和攻击行为,从而使其更难于顺应现实。第二,是学习方法不当等造成的学习困难,比如对新的大学课程仍沿用已不适用的中学学习方法,结果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又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探讨,使之在学习问题上疲于被动应付,心理上承受较大压力,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反过来又会严重影响其自信心,带来苦恼及自我否认等心理问题。
(3)生活习惯的变化
南北方学生的倒位就学,带来饮食方面的显著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适应,这也会造成部分学生的环境应激。如果他们不能在短期内顺利适应,心理应激便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睡眠等活动,形成心理健康问题。另外,随着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改善,大学生中女同学攀比衣着打扮;男同学抽烟饮酒,追求享受,过生日及郊游消费逐渐上涨已成为值得重视的问题。部分经济能力有限而又爱面子、讲虚荣的学生会因此造成心理问题,比如严重的自卑、忧虑、紧张等精神压力,甚至会引发违法行为。
(4)语言隔阂
个别距普通话语系较远地区的大学生来到语言不通的学校就读,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语言隔阂应激现象,造成学习困难和交往障碍等,这也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2,与自我有关的不适应
(1)“理想自我”与现实矛盾的不适应
大学生作为同辈人中的佼佼者,步入大学殿堂后在脑海里即设计出自我的完美未来。然而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客观障碍会阻碍“理想自我”的实现,这一矛盾会严重地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结果是大部分学生试图努力重建被现实排斥的自我,重新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但也有部分大学生企图逃避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甚至反过来攻击现实,部分学生消极颓废、苦闷、不求上进、沉溺于玩乐放纵,甚至有自杀企图等心理健康问题。
(2)在发展自我过程中的不适应
在大学阶段的青年人已经更加意识到了“自我”,并注意到了自我的脆弱,因此便产生出强烈的充实自我、发展自我和强化自我的需求。但是,这是一项复杂且难以驾驭的系统工程。其中有个别学生,在追求发展自我的过程中,顾此失彼,没能达到期望的目标,并因此而产生了不良心理反应。另外,还有一类学生,他们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却放大了自我的“劣势”,忽略了自我的优势,由于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而采取了某种防御性和压抑性的心态,少与周围同学、师长交流,常多独处,行为不稳定,多疑、不信任他人,以及严重的烦恼和恐惧不安等。
(3)自我统一性的确立及其混乱
自我统一性是指对自我存在意识的一种感受,即感受到一个实在的自我,一个与生活、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一体感的确实的自我。努力形成和确立自我同一性是青年期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这个过程中,青年人需要完成对某种职业的选择,对个人终生目标及其展望的形成和人生观的建立。
在自我统一性的形成和确立过程中,部分大学生会陷入混乱,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他们在多样价值体系中很难找到自己的目标和人生观,也即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命的存在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结果使他们陷于苦闷、绝望,甚至企图自杀的境遇中。
3,人际关系及人格中的问题
(1)人际交往中的障碍
在大学阶段中,个体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们尝试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及对此作出评估,为将来进入成人社会作准备。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学生会遭受挫折,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或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
(2)人格中的不完满
在大学阶段,个体的人格特征在遗传和后天因素影响下已基本形成。但是,部分大学生人在人格特质中存在着不良方面,问题出现在:一是这些不良方面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人际关系、社会性活动以及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自我等,由此产生了心理问题。二是当个体意识到这些不良方面及其后果,又无力改变的情形下表现出消极性防御反应及自我的否认,结果给个体的顺利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3)对身体内部发展着的动机变化的不适应
处于大学阶段的青年,个体内分泌机能和自律神经机能都在发展变化中,与之相伴的是心理需求的变化。比如对异性兴趣的增加,情感的复杂化,与一般异性关系的交往问题,关于学习与自我发展关系的处理等,使部分学生陷入强烈的动机冲突之中,表现为焦躁不安、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和休息等而产生心理问题。
4,与性有关的不适应
(1)性意识的困扰
青年人在性生理已发育成熟,与之相伴随的性心理也基本成熟。大学生基本上都受到来自自我性意识的困扰,比如被异性吸引的体验、性幻想、常想到性问题、性梦、遇到异性同学脸红等,以及与之对抗的对性的压抑。这种困扰通常只带来一般程度的不安和躁动。但当其达到严重程度时,即会产生心理问题,继而影响学习、生活、休息等各个方面。
(2)性行为的心理问题
伴随性意识的是性行为,在未婚大学生中,这种性行为多停留在自慰性行为水平,如手淫、触摸等。问题在于,部分学生曾获知不正确的性知识,或对性有不正当的认识和理解,因而造成诸多心理压力,严重的心理压力就可形成心理问题。
(3)性行为异常
在某些特定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出现了性变态行为,有的会严重影响甚至威胁着他们的安全和平静。这些变态性行为包括:同性恋、露阴癖、恋物癖、窥阴癖、易性癖等。
(4)早年性经历带来的影响
对具有生物属性的人来讲,性是自然而重要的。据调查表明:性启蒙大大早于性生理成熟,占相当比例的人从幼年、儿童时期就出接受了性启蒙。性启蒙后,较表面化的性行为就出现了,比如游戏性性交,异性间及同性间相互观察或触摸、手淫等。现在的问题在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到了大学阶段,仍会遗留一些较严重的心理阴影,由此影响了心理的安宁、与他人的交往,甚至会影响到未来的婚姻生活,所以这也构成了心理问题。
(5)性伤害后的心理问题
部分大学生在幼年、少年及青年阶段,由于种种意外曾遭受过各类性伤害。其中,部分较严重的性伤害会给当事者后来的学习、生活、社交、自我发展,甚至个性造成相当程度的恶性影响。由此所造成的心理问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之一。
(6)失恋造成的不适应
大学生恋爱现象已相当普遍,失恋是恋爱的反面。部分大学生把失恋看成是极端严重的生活事件,这会使他们的情绪、自我评估、人际交往、学习、生活规律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由此造成诸多心理问题。
(7)对自己身体意象的不适应
身体意象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及机能所描绘的意象,比如身材过于肥胖就会在其大脑中有肥胖的意象。当其不能接受这种特定身体意象时,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与周围的对抗态度和情感反应,甚至会引发攻击性、逃避性或病理 性的行为,这就构成了心理问题。这些特定意象包括肥胖、身材矮小、相貌怪异、有某种残疾等。
5,其他
(1)对重大丧失的不适应
在大学阶段,学生有面对各种意外事件的可能性,当这些事件对个体意义特别重大(客观上的或主观上的)、并未能被妥当应对时,就会对他的各方面产生 严重的不良影响,继而出现心理问题。可称之为“重大丧失”的有:严重的外伤或疾病、亲人亡故或重病、家乡遭受重大灾害、经济状况严重不良、丧失重要的机遇等。
(2)早年灾害性体验带来的不适应
部分大学生在幼年、童年、甚至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中,曾经历过不幸的事件、境遇,并造成严重的伤害性体验,以至于对他们的行为模式、对生活的态度、甚至对其个性产生了恶性影响。进入大学新环境后,他们仍会以仇恨、多疑、逃避、攻击、不合作等模式对待周围的一切,其结果可造成他们社会适应不良,并影响其自我的发展。这些造成伤害性体验的不幸境遇有:父母离异或家庭严重不和睦,父母等有较重不良人格特质,教养态度严重偏离,被遗弃或被收养,家庭及本人长期处于被严重压抑的环境,长期被伤害或迫害而缺乏被爱与同情,以及家庭经济状况长期严重困难等。
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各种各样的,包括个体的外界环境因素以及个体自身的心理素质等。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在心理素质上有着特异性,其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也有着明显的特异性。这里根据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别探讨它们的影响作用以及对抗的策略。
1,环境变迁的因素
对大多数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说,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非常新奇,但又是非常陌生的环境。这种环境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入学学生的适应和调整问题。
首先,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会增加他们适应新环境的困难。大学学习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更强调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老师直接指导的减少。加上大学学习的内容 浓度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在学习习惯和时间安排上,都与中学时期有很大差异。另外,大学实行选课制,新生往往会遇到不知选什么课和如何选课等问题。同时,大学的生活和生活环境也与中学有很大的不同,大学生要独立生活,自己应付许多生活琐事。这对大多数新入大学的学生来说,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不少人会碰到一个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的问题。
大学生对新的人际关系的适应,远比对学习和生活的适应困难得多。进入大学,面对来自各地,风格各异,各具特点的新同学,如何建立协调、友好的人际关系,将对大学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对新的环境的适应,也包括对自己地位变化的适应。人们都称大学是群英会萃的地方。大部分原先在中学里的优秀生要失去他们的优越感,有的甚至会成为“一般”或“较差”的学生。一种失落感、困惑感占据了整个心灵,心理状态十分复杂。
对于新生来讲,不仅存在适应外部环境的问题,同时大家也面对了一个如何自我调适的问题。无论是对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适应,还是人际关系以及自我地位变化的适应,都会极大地影响到大学生们当时的心理健康状况。
2,人际关系与日常生活中的困扰因素
人际关系问题不仅是大学新生才有的问题,它在大学生活中始终都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大学生中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是要处理与周围同学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家庭、亲人、朋友之间的关系。但主要还是表现在现周围同学,特别是异性同学的交往问题。
当然,与人交往和相处的技术问题不仅是大学生中独有的,但这一问题在大学生中的表现却有其特殊性。首先,大学生中与人交往与相处的经验相对较少,而且只是在进入大学以后才变得更加重要。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要在短期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很多的技巧,而大学生们往往只感受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及其压力,而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巧。
另外,人际关系的好坏又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巧问题,更多地是反映了人们的性格特点和对别人的评价。因此,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与他们对自己以及其他人的看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他们对良好的人际关系抱有极大的期望,希望能建立和谐、友好、真诚的人际关系,但同时,这种期望又往往过于理想化,即对别人要求或期望太高,而造成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不满。这种不满又会反过来对他们的人际关系带来消极的影响。
除一般的交往问题外,大多数的交往障碍都是与异性交往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与异性交往的困难以及如何与异性交往的问题上。大学生活中与同龄异性交往的机会明显增加;同时与异性交往的愿望也更强烈。但这也如同一般的人际交往一样,大学生与异性交往的经验比较少,而且对异性之间交往的理想成分很多,这既增加了他们对异性交往的渴望, 同时也增加了异性交往的困难。事实上,很多人尽管希望与异性交往,但又不知如何进行交往。而且一旦与异性有交往后,如何沟通感情,交流自己的看法和如何调整关系又成了问题。
在人际交往中,还会有一些小的因素影响大学生的与他人交往和心理健康。如同学之间的口角、争执,各种各样的误解和磨擦;甚至在商店、邮局、食堂等受到工作人员的忽视而发生口角;很久接不到家信;学习或休息的环境的改变等等,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平衡产生影响。这些困扰因素单独出现时可能影响不大,但如果连续出现,或与其它人际关系问题同时出现时,对他们的影响就不可忽视了。
3,重要的丧失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丧失即失去。在大学生中经常出现的丧失,主要是:人际关系的丧失,如失恋、断交、亲人亡故等;荣誉的丧失以及自尊的丧失等。无论什么样的丧失,都会造成心理负担,产生心理压力,严重时会形成心理障碍。
4,其他
家庭环境,如父母的离异、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态度、教养方式、家庭经济状况、多代人同堂等,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影响。
个体的早期经历也会带来影响。
所谓大学生心理健康事业,指的是在大学生中进行的心理教育、心理保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一系列工作。
一、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事业
1,历史:
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事业,可以说在解放前就开始了。1933年,沈履著的《青年期心理》面世,这是一本研究青年心理问题的专著,对青年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有很大的帮助。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丁祖荫、丁瓒翻译的美国勃洛克斯著的《青年心理学》,介绍的外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这些显然是向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好教材。
解放以后,我国老一辈心理学家潘菽、朱智贤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研究心理发展的动力,探讨了青年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 为我国关于青年心理问题的研究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他们还亲自在大学讲课,向大学生传授科学心理学知识。
2,近况:
1978年以后,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王极盛的《青年心理学》、张增杰的《论大学生心理》、祝蓓里的《青年期心理学》和王淑兰、杨永明合编的《青年心理学概论》等著作相继出版。这些读物,启发了大学生关心自己心理问题的愿望,丰富了大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大学生的心田。
到八十年代中期,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也应运而生。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校的心理学工作者、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倡导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郑日昌先生主编的《大学生心理咨询》一书中说:“纵观几年来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发展过程,可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指1988年以前。1985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心理测量与服务中心,首开高校心理咨询的先河。在挂牌为社会和本校学生服务的同时,举办各种类型讲习班多期,为各地高校和医院培训了一批从事心理测量和咨询工作的骨干。一些省市的部分高校也陆续将心理咨询开展起来,但基本上是松散的、无组织的、探索性的。
第二阶段指1988年6月---1990年11月。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1988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了‘首届高校咨询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上建立了‘中国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筹委会’,创办了‘高校心理咨询通讯’杂志。之后,各地分别举力了心理咨询研讨会、培训班。这一阶段是高校心理咨询迅速发展、由松散向组织、扩大校际联系、重视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时期。
第三阶段指1990年11月至今(1994年1月---编者注)。第三阶段的显著标志是高校心理咨询学术组织的建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会于1990年初讨论通过成立‘高校心理咨询研究会’(后易名为‘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并于1990年1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宣告了中国高校心理咨询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如创办《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