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渗透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是指个体之间从表面化的沟通到亲密的沟通而经历的关系发展过程。该理论由欧文阿特曼以及达尔马斯泰勒(Irvin Altman and Dalmas Taylor,1973)提出。[1]
根据阿特曼和泰勒的理论,亲密性不仅表现在身体上,还包括智力上、感情上以及共同参加活动等方面。因此,社会渗透过程必然包括语言行为(我们的用词)、非语言行为(身体姿势、表情等)和环境导向行为(传播者和受众的距离等)。
该理论认为人际交往主要有两个维度:
一是交往的广度, 即交往或者交换的范围;
二是交往的深度,即亲密水平。
关系发展的过程是由较窄范围的表层交往,向较广范围的密切交往发展。并认为自我表露是一种社会交换的基本形式,随着关系的发展,这种交换会变得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自我表露的形式会随着关系的发展而改变,在最初的关系中,人们倾向于以近似的程度对彼此的表露进行“交换”,然而一旦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严格的交换便很少发生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种渗透式的自我表露,才使人们避免了由于表露太快或太慢而引起的消极反应。Hendrick(1981)认为社会渗透理论为探索人与人关系中的自我表露模式提供了一个框架(引用:蒋索,2006)。
其前提假设
一、关系会由不亲密向亲密发展。
二、关系发展具有系统性核可预测性。
三、关系的发展也包括逐渐恶化(depenetrate)和终止。
四、自我披露(self-disclosure)是关系发展的核心。
社会渗透需要关系双方相互了解,它会导致关系向亲密的方向发展。当然,自我披露的信息内容也很重要。
广度和深度是自我披露的两个维度。
假设的发展阶段:
摸索期(Orientation stage),点头之交:
情感试探期 (Exploratory affective stage):开始告白,针对一般事件。
情感期 (Affective stage): 开始谈到私事。
稳定期 (Stable stage):关系迈入高原期,可以相互预测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