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微笑心理 > 基础理论
“紫格尼克效应”与心理张力的调节 发布时间:2012-05-02发布来源:科学心理

你不妨试一下:一笔画个圆圈,在交接处有意留出一小段空白。回头再瞧一下这个圆吧,此刻你脑子里必定会闪现出要填补这段空白弧形的意念。因为你总有一种出于未完成感的心态,竭力寻求终结途径,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有一位叫布鲁玛·紫格尼克的心理学家,她给128个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业,她让孩子们完成一部份作业,另一部份则令其中途停顿。一小时后测试结果。110个孩子对中途停顿的作业记忆犹新。紫格尼克的结论是:人们对业已完成的工作较为健忘,因为“完成欲”已经得到满足,而对未完成的工作则在脑海里萦绕不已。这就是所谓的‘紫格尼克效应”。 

“紫格尼克效应”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呢?被誉为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的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类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一个行为单位,如去解答一个谜语,学习一本书等,这就叫“心理张力”。研究还指出,任何人都企图满足自己的需要,完成动作。其中既有先天的需要(饥、渴等),也有半需要(迫切的趋向)。在勒温看来,个人能动性的源泉是多元的,形形色色的。被唤起但未得到满足的心理需要产生一个张力系统,决定着个人行为的倾向、心理的基调和特点。如果中断了满足需要的过程或解决某项任务的进程而产生了张力系统,就可以使一个人采取达到目标的行动。勒温认为,没有完成的任务使得没有解决的张力系统永远存在,当任务完成之后,与之并存的张力系统也将随之消失。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心理张力”系统,是产生“紫格尼克效应”的心理机制。 

这种由“心理张力”产生的“紫格尼克效应”,在个体社会化中发挥着重要功效。我们知道,个体社会化的明显功效集中地体现在增强社会导向能力与完善道德结构这样两个方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指出,个体社会,化过程是逐步完成的,显示出年龄性与阶段性的心理发展过程特点。在这个方面,英国心理学家斯温森提出了品德形成“张力论”理论。她认为,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在自我与社会之间一种不可避免的张力中发展起来的。这种发展可以粗略地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1)“我——你”间的张力阶段(婴幼儿期)。在这一社会化发展阶段,儿童处于一种个人需要与成人接受这种需要的关系中,儿童必须迎合成人的意见,才能使这种关系得到协调的发展。因此这一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或社会化的结果)是:小心谨慎、听话、服从权威。 (2)“自我——社会”间的张力阶段(童年期)。从这一阶段起就比较明显地看到社会化对个人品德形成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儿童个人的需要必须与同辈伙伴的道德要求相一致。这是社会约束并影响儿童品德发展的新力量。这种力量使个体道德控制发生了质的变化。 (3)“自我——社会张力内化”阶段(青年期)。在这一阶段,个体社会化过程的特点明显地表现出他已经不再是一种迎合外界要求的过程,而主要是广种个人适应的过程。个体已经从原来消极地接受外部压力转换成由内部控制自己行为的过程。到了这个阶段,个体社会化过程就已经基本完成。 

进入青年期的朋友,作为已经基本完成个体社会化的社会角色扮演者,在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依然不可缺乏“完成欲”,即由“心理张力”产生的“紫格尼克效应”。那些屋里老是凌乱不堪,做事情有头无尾,永远不想完成任务的人,究其原因,不正是缺乏,“完成欲”这一重要因素吗? 

缺乏“完成欲”,没有那种由“心理张力”产生的“紫格尼克效应”,一个人就会表现出马虎、懒惰的不良特征。学习也好,干工作也好,就会如同日本一句成语所说的:“三日坊主”(直译为“三天和尚”,意译为“做事没长性”,相当于我国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无疑,这种特性是人生征途中的“有害气体”,一个人倘若置身其中,犹如煤气中毒,会不知不觉地懒惰、马虎起来,结果什么事都干不成,什么任务也完成得不好,于是就没有多少长进可言了。世上不知有多少人,为着马虎、懒惰而误了自己的一生啊!黑格尔说得好: “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会光顾他。”事实表明,马虎、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它不是一个现代青年应有的品性。现代青年要排除马虎、懒惰、 “三日坊主”这种“有害气体”,就得有意识地提高意志力,培养“完成欲”,重视“紫格尼克效应”的作用。根据心理学家的建议,这可从小事着手,例如除草浇花、整理抽屉、读完一本书等等,强迫自己完成规定的角色任务,达到既定目标,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完成欲”,得来“紫格尼克效应”。

 

但这决不是说“紫格尼克效应”越强越好。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张力”, “完成欲”过分强烈,则对身心健康、精神状态的平衡协调起不利作用。比如,有些人一开始着手某项工作,便不问环境、条件是否可行,非要一下子干到底不可,他们总以为自己的规划、打算是尽善尽美的,不一下子予以完成、实现,就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就感到遗憾。这种过度的“完成欲”,实质上是受“至善论”所驱使的。 

现实生活中的事实表明,在那些“至善论”崇奉者当中,最常见的一种畸形观念便是“非此即彼”或“不全则完”。这些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能容忍“一般”、 “尚好”、 “遗憾”这样的字眼。这样的人对自己的行动只有两种结途:不是凯旋,就是惨败,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到至善的境界。一旦他们被人批评为没有完成、不够完善时,便急于抢先表白、陈述自己的想法,竭尽全力抵制他人的指责。如此久而久之,就会变得孤寂冷漠、不近人情,结果很难与人相处,甚至人人与之疏远。美国宾州大学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心理研究发现,由过度“完成欲”的人,总是有着力求至上完美的性格,他们极易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产生恐慌心理,于是反而导致能力下降,不能真正很好地完成某一任务,而且会使情绪失常,甚至健康受损。因此,为了避免过度的“完成欲”,就必须抛弃“至善论”,记住下面这六个字;“请勿过度求全”。 

“请勿过度求全”,是因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是“完美无缺”、“至善至美”的。许多遗憾是无法避免的。 “至善至美”这一概念并不适用于人,它也许只,适用于“上帝”,但你作为一个人,不必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人生活在希望之中,同时又伴随着遗憾。生活中处处有希望,然而处处又有遗憾。每个人在清理自己过去的生活时,在从事目前的活动中,都必然会发现你竟有那么多的遗憾。遗憾本身是人们对现状和自身的不满是和要求改变现状的呼号,这往往是通向成功的一个阶梯。如果你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受过度“完成欲”支配,非要一下子达到完美而无遗憾的目标才会得到“心理张力”的满足,那就会因为客观现实的不可能完美而得不到这一心理需求,得到的恰恰是类似“庸人自扰”式的心理失常。英国历史学家帕金森说:“凡是尽善尽美的规划,就是工作衰退的征兆”。同样,凡是由“至善论”驱使的过度的“完成欲”,也是,心理失常的征兆。而温斯敦·丘吉尔说过的一句话,则更为厉害了:“‘唯尽善尽美者为上’,这句格言的含义就是两个字:瘫痪。”是的,事事追求尽善尽美,都要拚命做好,这就会妨碍你参加愉快的活动,失去生活的乐趣,陷入心理上“瘫痪”状态。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丘吉尔这句。过于严厉的话,也许有促人深省的作用。 

因此我们说,你在进行创造性工作、学习和生活时,要有一定的“完成欲”即“心理张力”,但不能过度;要有新意,要追求成功,但不必去尽善尽美地推敲个不停。美国《独立宣言》的文稿是一份不朽的文献吧?但是,这份文献上竟有两个字是在字行以外,而不在字行之内,这对整个文献的书写格式来说,无疑有损于通篇结构的美感。然而,这点不善不美丝毫无损于《独立宣言》的价值,它将永远存放在美国国家博物馆内。还有,当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时,无论从制造、结构、性能等方面都是粗糙的、低劣的,但他们还是将这架不能上天的飞机公诸于世,揭开了人类航空史的光辉一页。试想,假如莱特兄弟放弃这架粗糙的飞机,受过度的“完成欲”支配,绞尽脑汁去追求尽善尽美,那不是会推迟人类征服天空的时间吗?可见,当我们在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时,应当认识到,如果追求完美所付出的劳动价值比已经取得的价值要多得多,那我们就应该让已有的价值先发挥它的作用,然后再去追求新的成功。这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完成欲”,但对它应当分阶段地实施,不应“毕其功于一役”。 

同时,我们所需要的“完成欲”之目标,即心理满足的价值取向,应当是难免有遗憾的成功,而不是尽善尽美的“至善论”。正是从上述原则出发,心理学家建议那些有过度“完成欲”的人,也不妨从小事着手予以调整过来,比如,你不必一口气读完《战争与和平》,不必见到房间里有一点灰尘就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去立即打扫,不必强迫自己在一个晚上织完一件毛衣,否则宁可不睡,如此等等。前文说过,一个志在成功者应“知道限制自己”。过度的“心理张力”即“完成欲”,也是应当列入你的“限制”范围的。 

—总而言之,为了使“紫格尼克效应”能对我们的角色扮演,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我们就要自觉地对“心理张力”予以恰当的调节,既要避免“懒惰病”,又要克服“至善论”。 

这就是“紫格尼克效应”对我们的一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