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微笑心理 > 基础理论
后现代儿童观 发布时间:2011-09-19发布来源:科学心理

后现代理论认为,儿童总是存在于和他人相互关系之中,并总是处在特定的情境之中,不存在诸如儿童或儿童期那样的基本状态等着我们去发现和确定。后现代理论对儿童与儿童期的解释建构了多样化的儿童和儿童期。例如,我们不再是等着科学研究去证实儿童是什么,而是可以主动选择自己的立场去解释儿童的意义。

洛克把儿童看作是知识、个性与文化的再生者,将儿童解释为白板一样的新生命的开始;卢梭认为儿童处在黄金一般的年龄,成人有义务为他们建构一个有保障的连续、安全的环境,皮亚杰的儿童观认为儿童是自然的存在体,儿童的发展序列和速度听从生物成长规律的决定,后现代主义者则认为儿童期是针对儿童并由儿童进行的一种社会性建构,儿童是知识、个性、文化的共同建构者。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的产物,儿童期总是随着时间、地点、文化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内涵,并随着阶层、性别和其他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没有所谓的自然的儿童,也没有普遍的儿童,而只有多样的儿童与儿童期。

传统的儿童观认为儿童期存在一个普遍的发展过程,儿童的状态是不成熟的,以被动的依赖为特征,缺乏理性和能力,缺少社会归属感。所以传统儿童观支持者笼统归纳出各个阶段儿童发展的普遍目标,这种阶段论被过分的渲染,导致在非主流种族、文化群体中,许多儿童被贴上“问题标签”。

后现代儿童观颠覆了传统的发展阶段论、儿童无能论,把儿童的性别、身体状况、社会起源、文化、种族等因素与年龄结合起来观察儿童的生活及其能力发展。在跨文化的研究中发现,在排斥儿童参与成人活动的社会中,成人必须花费大量精力去管理儿童的活动和兴趣,处理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而在欢迎儿童融入成人环境的社会中,儿童会主动以成人为榜样,观察和模仿成人的技能。

儿童是怎样看待世界的?他总是全身心的创造着,像一个艺术家那样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描绘世界,但与艺术家不同的是,那不是有意而为之,是天然而来的能力,所描绘的东西不总是现实的客观反映,而更多是对自我构想世界的涂抹。儿童向成人提出的一些看似奇怪的问题并不是他们一时的想法,而是他们试图与自己的经验保持一致的结果,是他们试图用已知的和可理解的要素来描绘世界,这告诉我们:儿童眼中的世界没有对与错,他对世界万物赋予的意义都是有理由的,他们有自己的逻辑,大多数学前儿童更相信自己的逻辑并据此建构世界。而家长所谓的“孩子是否听话”,教育家所谓的“孩子是否不适应社会”,都是从大人的逻辑思维角度来考虑孩子,没有真正理解儿童的思维方式,而是强迫儿童按照自己设定的轨道前行,实际上是束缚儿童天然创造力的发挥,扼杀儿童发散性的观察世界和理解万物的能力。当这种天然的能力遭到家长和教育者质疑和否定的时候,当大人用自己的标尺衡量儿童长短的时候,家长实际上仍然处在成人的世界里自以为是的理解儿童。这时候,儿童的自我就产生了巨大的冲突和焦虑,本真的创造性与社会规则的“咒语”形成强烈的对抗,而这种对抗不会持续太久就被父母的强大势力所打压下来,孩子这时真正失去了自我。当他能够记忆和自省的时候,已经与那个黄金年代失之交臂。

儿童全身心的关注当前的现实。儿童是生活在当前的,他们利用自己的身体和知觉去理解当前的一切。这使得儿童能够与世界保持对话,可以随时通过探索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努力探寻世界的意义,有一种潜在理解周围世界的愿望,并愿意赋予他们遇到的各种事实和现象以不同的意义,但这种意义与成人赋予的意义有所不同。由于我们给予儿童有关世界的解释永远不可能是完整的,儿童常常会创造性的填空,企图创造出一个与他们知识和想法相匹配的完整世界,即用“故事”划分世界。他们不是向成人那样利用分析综合归纳推理,而是将各种物体组合成一个个“故事”,用“故事”分类方式认识世界。例如儿童在学习颜色分类的时候,家长会用语言告诉孩子如何把同色珠子归到一起,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听到父母重复着苍白的指导语,他们没有理由保持家长所期望的关注,因为对于大脑抑制功能还未发育成熟的儿童来说,不具有强烈趣味和生命力、创造性的语言和教育是不会吸引他长时间保持注意的。如果家长没有任何指导,儿童会自己探索红绿珠子的区别,在他们眼中,这就是红骑士兵团与绿骑士兵团之间的混战,战争结束后各自收兵归营。

了解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儿童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发展的基础,通过了解儿童逻辑特点和认知方式,能够帮助心理咨询工作者挖掘儿童心理冲突、儿童适应性行为问题以及亲子关系问题的深层原因,为咨询治疗的理论建立和实际操作提供了有效的探索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