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微笑心理 > 基础理论
亲附学说 发布时间:2010-12-13发布来源:科学心理

亲附学说与客体关系理论可算一脉相承,但相对更注重母—婴之间的关系。学说创始人John Bowlby认为,人都具有与特殊对象建立强烈感情纽带,建立亲近、依附行为的基本特征。根据Freud和Erikson的观点,Bowbly提出早年形成的亲附关系(根据Bowbly的观点,这种亲附关系的形成关键期为出生后6~18个月)可作为今后人际交往的原型,对人具有深远的影响。人类的焦虑和恐惧心理都可理解为对亲附的渴求或对分离的愤怒。人类的情绪波动和障碍都可归因于早期对母亲或以后对某一对象情感上依附的受阻。因此,Bowbly的理论被称为,他的理论受到一些实验结果的支持。有人将出生后不久的猴子与母猴隔离开,而在幼猴笼中放置2种母猪的模型,一种是裸露的金属母猴,另一种是人造毛覆的金属母猴,两种模型的母猪体表温度都接近真猴,但只有裸露母猴具有提供乳汁的“乳房”。观察幼猴在平常情况下和受惊吓时与不同模型接触的时间和次数。结果发现,不管在哪一种情况下,幼猴与人造覆面的模型接触次数和时间都高于裸露模型。因此认为,幼猴与母猴的接触不单为满足生理需要,更重要的是寻求感情上的满足。Bowlby认为人的亲附特性具有三种功能:⑴具有生存和保护的生物机能

Bowbly提出,母—婴依附是生物进化的产物,这种依附是婴儿的生存乃至人类繁衍所必需的。有理由相信,人的依附行为与生俱来,人类强烈的内在生物需要是驱动母婴依附的源泉。⑵亲附双方互为刺激源

研究发现,母婴双方存在着一种互相依附的恒定默契。藉此形成亲附行为。当其中一方缺乏这种默契的表示、技巧或精力,或不能领会这种默契,那么维系亲附关系的纽带即会松懈。有人对盲童进行调查发现:盲童极少微笑并且不能注视父母,因此使父母较难对他/她产生亲热感。另些研究者也提到,有的父母缺乏亲附的技能是因为他/她产生亲热感。另些研究者也提到,有的父母缺乏亲附的技能是因为他/她们本身儿时也从未从父母处得到应有的呵护,这样的人也常常伴有人际交往的困难。因此,一旦家庭遭遇困境,他们很少能得到感情上的支持,这样就更容易迁怒子女。此学派人士Humbling还引用Erikson的观点来强调婴儿对双亲情感上的依附。儿童早期通过尝试来寻求满足自己愿望的境况,如果父母能提供一个恒定标准的感情联络,儿童就能逐渐形成自己行为的确切性,进而获取一各种Erikson称之为“基本信任”的素质;反之,则养不成信任的态度。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对父母亲的干预,可教育他们学习和改变交往的模式,对儿童来说,也可通过关系重建以消除婴幼儿期遗留的影响。⑶为探究行为提供安全保障

研究发现,当母亲在场时,实验猴和婴儿都表现出更多的探究行为。Ainsonorth发现,10个月以上的婴儿就会通过观察母亲的眼神来决定是否探究周围的新环境。Bowbly还从两个方面论证了亲附关系的存在,即婴儿对生人的畏惧和婴儿与母亲分离后表现出的焦躁、抵抗行为。这种畏惧和焦躁于出生后不久不断增长,一直到12~18个月才日趋消减。亲附理论者们假设,婴儿最初的亲附体验至关重要,是今后建立亲附关系的重要组分。Ainsonorth做了一组婴—母—陌生人交叉接触的试验,其结果提示,根据婴儿对不同对象的反应,可把亲附分为安全型、躲避/犹豫型和不安全。安全亲附型婴儿表现出对母亲强烈的亲昵行为,极少愤怒、抵抗。躲避/犹豫型亲附婴儿对母亲躲避或若即若离。而不安全型亲附婴儿则表现出愤怒、抵抗,如踢、抓、哭闹等。通过研究可认为,父母通过情感的表达(如接受、关心婴儿,和对婴儿的需要及时、恒常地作出反应)可使婴儿获得安全感。如果得不到或不能持续得到这种来自父母的心理需要,婴儿则可能形成不安全型或躲避型亲附关系。对安全亲附儿童的追踪观察表明,此类儿童更为合群、友善。在家庭外的环境(如学校、野营),情感表现较成熟,更具自信心,更具竞争力,能更长时间地耐受孤寂。比较而言,不安全亲附型儿童表现出较多的社会隔离,行为不良(如多动、好斗等)。早年的人际亲附类型也影响儿童的认知发育,安全型亲附有利于儿童发展更为复杂的探究行为,并可进一步发展为成年后解决难题的锲而不舍的乐观精神。这种早年的人际接触,也涉及成年后的人际交往。一项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观察表明,具有安全亲附型背景的儿童与同龄陌生同学初次相遇时,显得更善交际(如乐于助人、与人分享、社会参与等),而较少负性行为(紧张、哭泣或寻衅、敌意等)。Bowbly推论,缺乏亲附联系的儿童容易发展为社交低能者或不称职的父母。Bowbly认为母婴分离和不恰当的亲附关系是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之一。尽管对Bowbly的一些观点至今尚存在着争议,但的理论仍被许多心理师和心理治疗师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