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生活的普及,很多人每天置身于电脑、电视及光照环境中,但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一个不健康的照明环境中。电感镇流器的日光灯发出的光线,每秒产生100次明暗变化,如果在这种灯光下使用电脑,通常电感镇流器日光灯的频闪和荧光屏的帧幅闪动重叠,形成光共振,对人的视觉系统伤害很大。“光健康”强调的是一种更加科学的照明方式,除了满足使用场所的功能性要求,包括装饰性要求,还需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psytopic.com
光健康?它对我们生活将产生什么影响?
每年照明用电占全国用电量的12%,约为2000亿度。根据中国绿色照明工程的实施目标,到2010年节约照明用电10%,即年节电200亿千瓦时。需要照明全行业共同努力。不会用电,就会造成光污染、耗能耗电。“光健康”是合理、适度、科学的照明,是提倡节约、环保、有益于生产、美化生活的照明环境。
“光健康”强调的是一种更加科学的照明方式。人们对于照明的要求主要有三方面:功能性要求,即满足最基本的照明要求;装饰性要求,要求美观;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要求,比如,要防紫外线,防眩光等。
首先,照明必须满足使用场所的功能性要求,包括装饰性要求。其次,照明必须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健康光强调亮度和显色度
从功能性要求看,如果光线品质差,容易使人疲劳。例如,电感镇流器的日光灯发出的光线,每秒产生100次明暗变化,长时间工作在这种光照环境下,人的眼睛极易疲劳,容易产生近视,对于运动物体的照明和摄影也不利。此外,如果在灯光下使用电脑,通常电感镇流器日光灯的频闪和荧光屏的帧幅闪动重叠,形成光共振,对人的视觉系统伤害更大。正因为如此,欧洲电工委员会早在1997年就禁止在有电脑荧光屏的办公室安装使用电感镇流器的日光灯,以保护电脑操作人员的健康。同时,室内照明必须避免或减少眩光的干扰。如果灯具的亮度比室内一般环境的亮度高得多,人们就会感受到眩光。眩光产生不舒适感,严重的还会损害视觉功能,所以室内照明必须避免或减少眩光的干扰,让“柔和”的光进入人的视野。
其次,照度值是否符合国标要求。一般而言,在暗处看书写作容易对眼睛产生不良影响。当人们由于光线太暗而使眼睛看不清楚所看或所写的东西,人们会本能地为看清目标而靠近目标,时间一久,自然会使眼睛的屈光系统产生变化,导致近视的发生。
但光线也不是越亮越好。如果灯、灯具、窗口或其他区域的亮度比室内一般环境的亮度高得多,人们就会感受到眩光。眩光产生不舒适感,严重的还会损害视觉功能,所以室内照明必须避免或减少眩光的干扰,让“柔和”的光进入人的视野。
另外,光线必须正确对物体颜色还原。太阳光辐射连续光谱,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显示出它的真实颜色,但当物体在电光源的照射下颜色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失真。所以,光源的显色性也相当重要。《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规定,在居室和办公场所,要求灯光的显色性在80Ra(太阳光的显色性为100Ra)。
照明需要满足心理美学要求
从心理健康需求看,色温、色彩应符合美学要求。利用明与暗的搭配,光与影的组合创造一种舒适、优美的光照环境。影子的面积大,沉重的阴影可以形成肃穆、凝重、低沉、压抑等效果。相反,影子的面积小,形成明亮的影调,使画面显得轻快、活泼、明朗。而商业照明的目的在于吸引顾客,促进购买欲。在商业照明中,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位置,都会有不同的照明要求。
1、色温、色彩应符合美学要求
心理学家发现,红色环境中,人的脉膊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容易兴奋冲动;蓝色环境中,脉膊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颜色能影响脑电波,脑电波对红色的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是放松。照明设计对光色、介质颜色、灯具色彩、背景色彩、空间色彩的考虑符合美学的基本要求,一般人的审美习惯是:红的热烈、蓝的冷静、绿的平和、白的洁净、黄的高贵;光色的混合与叠加会形成艺术效果,不同被照物体的材料反射也能成为颜色的定位。
2、利用明与暗的搭配,光与影的组合创造一种舒适、优美的光照环境
一个房间的照明能使它的结构特征及室内的人和物清晰,给人以赏心悦目睥美感。光与影的巧妙组合往往能美化房间的整体面貌。为此照明光线的指向性不宜太强,以免阴影浓重,造型生硬;灯光也不能过于漫射均匀,以免缺乏亮度变化,致使造型立体感平淡无奇,室内显得索然无味。影子的面积大,沉重的阴影可能形成肃穆、凝重、低沉、压抑等效果。相反,影子的面积小,形成明亮的影调,使画面显得轻快、活泼、明朗的气氛。
3、商业照明的目的在于吸引顾客促进顾客的购买欲望
在商业照明中,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位置都会有不同的照明要求,为了满足人粉购物的心理,商业照明应按营业种类、地理环境、建筑样式、陈列方法等不同条件进行设计。例如在营业厅处的照明要突出商品,要把商品的形、色、光泽和质感等都能正确的反映出来;而在大厅的走廊处,灯光的导向作用就更为明显,采用暗与明的亮度对比,可以引导人们趋向明处;在精品展示区可以采用聚光灯,将光线投射到商品上,使商品的展示更为突出,更富有戏剧性。